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教师考试面试指导:初中地理-说课稿-《土地资源与农业》

    2023-09-15 18:32 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安徽教师招考网考试动态信息:教师考试面试指导:初中地理-说课稿-《土地资源与农业》。更多关于教师考试,面试指导,初中地理,说课稿,土地资源与农业,安徽教师招考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微信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土地资源与农业》是中图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本节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框题,分别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本节课要讲授的是前两个框题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我国的疆域、地形、气候等有关知识,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土地资源的学习也为今后经济文化、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教材结构中有承前启后、前后联系的作用。

    二、说学情

    【过渡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七年级的学生,他们能集中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显著提高,个性发展、好表达,自控能力不够强;对身边的林地、耕地等有直观感受,但缺乏总结归纳和理性认识,读图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需要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地理思维。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认识我国主要农业部门及其分布,初步认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2.通过统计数据、图表等资料,学会分析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提高读图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3.正确认识土地资源和人类的关系,形成合理开发,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难点】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小组合作法、谈话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谈话导入法,我会首先阐明,土地是一种自然资源,是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建设房屋、种植作物、修建道路、开采矿产都离不开土地,尤其是种植庄家,放牧牛羊等农业活动没有土地则无法进行。提问学生“我国土地资源有怎样的特点呢?农业优势如何发展的呢?”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对我国土地资源的探究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1.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我会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和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思考“我国主要土地资源类型有哪些?如何分布?”

    学生通过读图知道我国土地主要利用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戈壁、沙漠等。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戈壁、沙漠等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区。以此学生能够知道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读图,能够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我会设置活动。首先,展示《中国与部分国家及世界土地资源对比图》和《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并要求结合课本对应的内容,6人小组,5分钟时间探讨:

    (1)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陆地面积大小如何?耕地、草地、林地人均占有面积呢?

    (2)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的比重如何?

    学生小组间互相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巡视指导,并加以点拨,最后,由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之上,带领学生总结归纳得出土地资源的特点: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山地多,平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匮乏。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带领学生归纳土地资源的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过渡】在学习完前面的内容之后,我会向学生阐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业。主要的农业部门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在农业生产中,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将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最适宜它发展的地方,称为“因地制宜”。来过渡到下一部分的学习。

    我会创设情境,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分别代表水稻种植业、小麦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请各小组同学共同探讨,将自己代表的农业类型安排在最适宜它发展的地区。时间为5分钟。

    学生分享成果得到:水稻种植业在我国南方地区,小麦种植业在北方地区,畜牧业在西北内陆区,林业在东部季风区。此时,我会强调我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并进行总结,我们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因地制宜,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够将学生带入课堂当中,同时增强课堂趣味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理解和认识我会结合教材,利用教材第13页的“活动”,请学生再写出三个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我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完成情况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可以巩固本课知识,培养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同时可反映本课的教学效果。

    环节四:小结作业

    最后我会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进行回顾和梳理,并设置课后作业:通过本课的学习,试分析你家乡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怎样的?农业生产类型又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并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七、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提纲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土地资源与农业

    一、类型与分布

    二、特点

    1.总量大,人均不足

    2.山地多,平地少

    3.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优化农业结构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关注公众号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3/0915/2718514.html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3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3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解析|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3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3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以上是教师考试面试指导:初中地理-说课稿-《土地资源与农业》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教师考试面试指导:初中地理-说课稿-《土地资源与农业》】来源于安徽教师招考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教师招考网为准!

    (编辑:安徽华图)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职位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3安徽教师招聘职位表查询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