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公务员 在线咨询
    事业单位 在线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医疗卫生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当前位置:安徽人事考试网 > 试题资料 > 公务员行测 >

    阅读模式

    下列与古代典籍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书之称先于五经之称B.

    2023-07-17 13:56 来源:华图国考题库

      安徽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国考题库发布公务员行测:下列与古代典籍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书之称先于五经之称B.。更多关于2024年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行测模考的相关资讯,请关注华图考试资讯号(htgwyks)

      题型:单选题(分值:1)

      下列与古代典籍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书”之称先于“五经”之称

      B.《吊屈原赋》是西晋文学家左思的作品

      C.《战国策》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史书

      D.《临海水土志》是目前世界上记述台湾最早的文字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

      第二步,国务院对台办于1993年9月1日发表的《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白皮书明确指出,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台湾古称夷洲、流求。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的情景。距今1700多年以前,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等对此就有所著述,它们是世界上记述台湾最早的文字。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要点:

      A项:①五经:儒家的经典,最初只有“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后来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秦末农民大起义,项羽进入秦都城咸阳,大肆纵火焚烧秦宫殿,《乐》经亡佚。后来到了汉朝时,皇帝曾经多次下令全国各地向国家献书,汉武帝还设置了“五经”博士,“五经”之名由此而来。②南宋理学家朱熹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两篇分章断句,加以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所以,“五经”的形成早于“四书”。并非“晚于”。A项错误。

      B项:《吊屈原赋》是汉代文学家贾谊的辞赋作品。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及渡湘水,历屈原放逐所经之地,对前代这位竭诚尽忠以事其君的诗人的不幸遭遇深致伤悼,遂作此赋。B项中“西晋文学家左思”表述错误,应该是“汉代文学家贾谊”。

      C项:《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故《战国策》不是编年体史书。C项错误。

      来源: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考第二季

    国考试题

      以上是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2024年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行测模考,请继续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考第二季试题题库或最新国考试题题库

      以上是下列与古代典籍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书之称先于五经之称B.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

    (编辑:安徽华图)

    2024国考笔试课程
    Smohan

    安徽华图教育

    安徽华图教育官方微信:anhuihuatu

    立即关注
    • 20000+每日阅读
    • 200000+粉丝
    • 1000+每日转发
    2024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Smohan

    华图公务员考试热点

    安徽华图官方微博http://weibo.com/ahhtexam

    立即关注
    • 170000+粉丝
    • 18000+博文
    • 700+每日转发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搜索 畅言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