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表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

    2023-04-15 18:26 来源: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同步教师资格证考试网考试动态信息: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更多关于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认字,书写能力养成良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微信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23上教资笔试早鸟计划2班

         扫码回复:资料 0元领资料

         扫码下载APP 领取新人大礼包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具备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掌握一些中国基本文化常识及日常生活常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传统蒙学教材的是( )。

      A.《千字文》

      B.《百家姓》

      C.《急就章》

      D.《山海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蒙学读物。A选项,《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的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B选项,《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C选项,《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是西汉元帝时命令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D选项,《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故本题选D。

    关注公众号

      推荐资料:教师资格证笔试图书教材 网课推荐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3/0415/2594884.html

      ——相关阅读——
      辅导课程--2023教师资格考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面授课程

      招考信息--2023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普通话测试报名公告

      考试相关--2023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备考资料--安徽教师资格笔试试题|面试试题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zige/)

      以上是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zige/)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

      本文【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来源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教师资格证考试网为准!

    (编辑:安徽华图)

  • 上一篇:人类的发展进行与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
  • 下一篇:没有了
  •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2023年安徽教师招聘面试定金班
    历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职位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