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考试动态信息:国考行测例题巧解之古诗词。更多关于公务员行测资料,国家公务员行测,国考行测备考,华图教育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育(anhuihuatu)认证号和交流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鲁迅先生曾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作完。”陈寅恪先生则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可见,唐诗与宋词不愧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相较来说,唐诗偏于古雅,而宋词则在雅俗之间,具有浓郁的民间气息。词,最初被称为“曲”、“曲子”。唐、五代正是燕乐曲子歌辞萌芽的重要时期。
词,最初诞育于民间,洋溢着淳朴泥土的芬芳。随后,词由民间进入宫廷,文人染指。但由于过分雕琢,加之内容日渐狭窄,跳不出“艳科”一隅,往往变得空虚无聊。晚唐时出现的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派,就曾沾染到这种风气。到五代之时,南唐后主李煜因其国破家亡的悲戚遭遇,将词作为抒发情性的工具,词这一文学样式才重获生命力,并为两宋时词的全面繁荣导开先路。
1.李白
唐代燕乐大盛,已走入宫廷,并流行于民间。根据《教坊记》、《碧鸡漫志》等书籍记载,一些比较常见的曲调,如《菩萨蛮》、《念奴娇》等早在盛唐时期就已出现。然而当时文人多惯于写作句式整齐的诗歌,如曲子词这般句式长短不一的杂言歌辞,写起来还有些吃力,水平也并不高。直到大诗人李白的出现,他所创作的《菩萨蛮》、《忆秦娥》等一举将曲子词的创作提高到较为成熟的阶段。黄昇的《花庵词选》就收录了这两首词,并称许它们为“百代词曲之祖”。这首《忆秦娥》,情调悲切,应是诗人在安史之乱起、两京沦陷后所作。诗人以一个长安女子的秋思,寄托繁华消散、不堪回首的感慨。
2.刘禹锡
中唐以后,“以曲拍为句”,按照谱子填词的文人越来越来,“调同词不同”的曲子词也有了长足发展。“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也是一位仕途坎坷的诗人。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下层人民,接受民歌的启迪和熏陶。他先后写出了《竹枝》十一首、《杨柳枝》十三首、《忆江南》二首、《浪淘沙》九首等词作,并收录在《尊前集》中。《忆江南》应是刘禹锡词作中最符合词律要求的一首。它是刘禹锡晚年在病中与白居易的酬唱之作。情调怅惘,而词风婉丽,别有一种风致。
3.白居易
白居易同样深受民间词影响,写下了近三十首格调清新、富于民歌气息的小词,流传广泛。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忆江南》二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这两首词约写于公元838年,白居易居住在洛阳,他回忆当年出任杭州刺史时美好的生活片段。前一首写杭州的春色,后一首则写杭州的秋景,勾画出江南的旖旎风光。而这些与他晚年孤寂、单调的生活也恰恰形成了鲜明对比。
词到了晚唐,作者渐多,表现艺术上也有了提高,但内容反而愈加狭窄,多是描摹春怨秋恨、富贵享乐的生活和女子的缱绻风情,堕入“艳科”,而缺乏文人的风骨、情怀。
而其代表便是温庭筠及其影响下出现的“花间词”。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开始由顶峰走向衰落,继之而出现的是政治的腐朽、社会的颓败,文人志士的精神追求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昔日恢弘壮丽、刚健自信的盛唐气象不再,文人们在忧患中一次次失望,在无奈中一次次麻木,他们开始寻求一种慰藉与熨帖,生活类、调侃类、消遣类作品应运而生,花间词的诞生正是这种社会形态的反映。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可以说,正是李煜的那些声声泪、字字血的性情之作,将词由应歌而作重新纳入到应情而作的轨道,两宋词的全面繁荣也便由此开启!
例题: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作学问的三个境界时,引用了古代三个词人的词句加以说明,其中第三个境界是( )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蝴恋花》)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蝴恋花》)
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D、又恐琼楼玉宇,高出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答案】C。解析: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1909年,33岁的王国维发表了《人间词话》,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熔中国古典文论和西方哲学、美学于一炉,堪称绝世美文。王国维是近代最杰出的学者之一,在文、史、哲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在20世纪中国学术界冠绝群伦。他的《人间词话》堪称绝世美文,而其所著的《宋元戏曲史》则被推为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并列的“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情景?昨天晚上,猛烈的西风刮来,碧绿的大树上,一片一片树叶凋落。有一点迷茫,有一点凄凉。这是一种变化的意象,时序在变,世事在变,心态也在变。当时是旧学蜕变为新学的时代,是国门大开的中外学术碰撞的时代。然而也正如王国维指出的,当时中国是暮气沉沉的学术界!因此,他要独自去寻找学术发展的道路,这是为了自己,也为了整个民族的学术。王国维在寻找着道路,而且确实是“独上高楼”般地寻找,一个“独”字真实地成了王国维艰苦寻路的写照。他曾指出,当时学界尚未觉醒,昏沉麻木,毫无朝气;因此他必须独立观察思考,独辟蹊径,去创造伟业。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王国维执著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而为之“不悔”,而为之“憔悴”。这里不仅有躯体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甚至如王国维所说的可以“不悔”到这样的地步,即是可以为真理而“牺牲其一生之福祉”。王国维是一个情商、智商十分高卓的大师。然而他又最懂得聪明人必须下苦功夫,才能在探寻真理的学术之路上走得更远更有成效。俞平伯写《人间词话序》中说:《人间词话》“虽只薄薄的三十页,而此中所蓄几全是深辨甘苦惬心贵当之言,固非是胸罗万卷者不能道”。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说,寻找到方向对头的道路,又执著地追求,经过千百劳作,必有所成,最终豁然开朗,求得“真”与“是”,从而将自己的发现汇流入真理之长河中去,这是何等的欣慰!王国维在这里机智地活用了这一十分诗意的境界。本是元宵佳节,游人如织,灯火如海,就在这样的情景寻觅心里的理想佳人,当然难找,因此虽然千百度地寻寻觅觅,可怎么也找不到,然而最后在蓦然的一次回首时,却发现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佳人在冷落的灯火处。这是何等的欢欣鼓舞!何等的喜出望外!何等的意料之外又正在情理之中!故本题答案为C。
推荐资料:2023国家公务员笔试图书教材 网课推荐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3/0111/2516422.html
——相关阅读——
以上是国考行测例题巧解之古诗词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https://ah.huatu.com/)、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s://ah.huatu.com/guojia/)。
(编辑:安徽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