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哪天发布_国考大纲由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考试快讯提供,以及提供2023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考试信息。更多关于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哪天发布_国考大纲,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国考大纲快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哪天发布_国考大纲
根据往年国考公告发布时间可看,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预计在10月中下旬公布,待大纲发布后,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更新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华图教育官方网站!
点击查询>>>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大纲https://ah.huatu.com/zt/gkksdg/
国考笔试推广内容
点击查询>>>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https://ah.huatu.com/zt/gkksgg/
点击查询>>>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查询https://ah.huatu.com/zw/
「2023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技巧干货:论矛盾、反对以及反义关系」
首先,我们要了解两个概念:词项的外延是指具有该词项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对象,也即词项指代的事物所组成的那个类,如“商品”的外延就是各种商品对象所组成的那个类;词项的内涵是指该词项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即对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如“商品”的内涵就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词项的矛盾关系是指同一属概念之下的两个在外延上互相排斥,而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全部外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即两者在其归属的大类上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如:“白”和“非白”。词项的反对关系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两个在外延上相互排斥,而其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外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即两者在其归属的大类上除了两者还有其他情况,如:“白”和“黑”,归属的大类是颜色,除了“白”、“黑”还有其他颜色。矛盾和反对关系是从词项的外延角度来区分的,而反义关系是从词项的内涵关系来定性的,故三者不是同一个标准。
接下来,我们结合真题看:
【例1】畅通∶拥堵
A. 结实∶松散
B. 详尽∶简略
C. 踏实∶忧虑
D. 男性∶女性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畅通”指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拥堵”指拥挤、堵塞,常用于形容车辆,二者属于反义关系,同时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结实”的反义词是单薄、虚弱,“松散”的反义词是紧密、密集,二者不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B项:“详尽”和“简略”属于反义关系,同时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踏实”的反义词是虚浮、轻浮,“忧虑”的反义词是放心、安心,二者不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D项:“男性”和“女性”是反义词,但是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遇到形容词可优先考虑语义语法,一级辨析得不到唯一答案的时候,再考虑二级辨析。
【例2】水∶火
A. 美∶丑
B. 有∶无
C. 左∶右
D. 红∶绿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水”与“火”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两行,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在语义层面上不属于反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美”与“丑”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且二者在语义层面上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B项:“有”与“无”非此即彼,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排除;
C项:“左”与“右”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且二者在语义层面上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D项:“红”与“绿”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在语义层面上不属于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名词出现可优先考虑外延关系。
通过题目大家会发现,有些词可以既是矛盾关系,又是反义关系;同样,还有词可以既是反对关系,又是反义关系。题目先选择较明显的一类切入,再结合选项的逻辑关系进行二级辨析。
【思维导图】
2023国考备考推荐 | |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 点击预约 |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教材 | 点击查询 |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 点击查询 |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校课程 | 点击查询 |
2023国省考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 | 点击查询 |
以上是『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哪天发布_国考大纲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国考大纲,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及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22年相关考试试题:
33 、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各家往往以早期记载的五帝、三代作为理想标准,衡量各诸侯国的治理效果。孔子欲恢复周礼,表明他心目中是认可周代文武之治的。荀子反对孟子言必称三代、盲目崇拜先王的历史观,而大讲“法后王”认为今胜于古。汉代儒家的古今观主要是秉承了孔、孟先师祖尧舜、宪章文武的是古非今论,而东汉前期思想家王充则旗帜鲜明地提出“汉盛于周”的历史发展标准。宋代以后,又多了个汉唐评价标准。到底三代与汉唐孰优孰劣,人们也辩论不已。其实,争论背后的实质是用什么样的模本看待当时的治理成效。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表明古代治国思想的历史借鉴
B.阐述各家对治国效果的评价依据
C.列举各家治理方案的主要差异
D.叙述了国家治理理念的历史沿革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阐述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各国以五帝、三代作为理想标准,衡量治理效果,并通过孔子、荀子观点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随后又分别介绍了汉代儒家、东汉前期及汉唐的评价标准,用“到底三代与汉唐孰优孰劣,人们也辩论不已”对前文进行概括。文段尾句通过“其实”引出文段的中心,为主旨句,即“其实,争论背后的实质是用什么样的模本看待当时的治理成效”,强调了对于历朝历代治理效果的不同看法主要是因为有不同的模本,即不同的评价标准。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2/1021/2446178.html
——相关阅读——
以上是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哪天发布_国考大纲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安徽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