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如何判断院校好不好如何确定考研院校和专业
2022-09-29 07:16 来源:考研网
【导读】对于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大家提前了解这些相关的信息,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准备考研,更充分的应对接下来的考试。那2023考研如何判断院校好不好?如何确定考研院校和专业呢?
对于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大家提前了解这些相关的信息,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准备考研,更充分的应对接下来的考试。那2023考研如何判断院校好不好?如何确定考研院校和专业呢?
考研要如何知道院校好不好
1、学校是不是自主划线的学校
考研院校中,大多数学校的复试线都跟国家线走,但是也有自主划线的学校,譬如那34所。这些学校复试的总分线和单科线一般都比国家线高,普遍来说,线越高,上线越难(有的省市判卷松,可能会有分数线虚高的,这个不是普遍现象)。
2.、学校规定的专业课书目有多少本
根据小编经验来看,相对好考的学校专业课参考书目一般都比较少,基本五本以下,易于复习和找重点。而那些难考的学校,专业课书目大都在10-20本,知识点多,重点不好找,这无疑加大了报考的难度,要报考这些学校的同学注意。
3、报考专业计划招生人数
在报名的时候一定要上报考院校的官网去查,看一下每个专业的计划招生人数,一般来说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报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比如一些名校的热门专业一定要去看招生人数,因为他们有推免生占很大一部分,所以在报名的时候一定去查一查今年甚至往前3年的招生人数计划和具体的招生人数。
4、报考的人数
报考的人数就更重要了,看一下每年的报考人数从而判断出自己的竞争对手有多少,再估计一下自身的实力,从而选择是否报考这所学校。不过这个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每年学校的招生计划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从前几年的数据就可以预测今年的一个大概。
5、实际录取人数
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所以要分析下目标院校有没有扩招的传统。
6、报录比
报录比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这反映的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考情。竞争如此激烈,同志还需努力。
7、复试比例
复试比例也是一定要看的,有的学校1:1.5,就是在复试的时候可能15个人都已经通过了学校的基本要求,但是学校还是要从这15个人中选出10个人来。一些名校的复试比例可能会更高,所以同学们在报名的时候也要仔细考虑一下自己的竞争力。
8、推免人数
推免人数一般在招生计划人数的表里会写到,对于相对普通一点的学校是没什么用的,因为推免到这的同学人家也不能来,宁愿通过考试考一所更好的学校。但是好学校就不一样了,一般好的院校,推免生的数量可能会占到计划招生人数的一半以上,甚至达到70-80%,它们更相信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所以同学们在报名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推免生的数量,如果过多,报名可就要谨慎了。
9、复试分数线
复试分数线一般都是该学校划的该专业的最低分数线,但是一般的学校会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什么是院线?就是这个学校的多个学院可能会开设同一个专业,但是每个学院对这个专业的分数线是不一样的。而校线则是学校对这个专业划的最低分数线,过了这个线可以保证能来复试,但是去哪个学院复试就得看院线了。如果报考的专业只在一个学院则没有这种情况。
10、考研的最终成绩计算方式
考研的最终成绩计算不只是看初试成绩的,是初试和复试都是有权重的,一般的学校都是初试占70%,复试占30%,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初试考好了就万事大吉了,复试也要精心准备,好好努力才是,等到所有事情完事了,再放松不迟。
考研学校和专业怎么选
一、先选专业
因为专业直接决定了毕业后的发展方向,非常重要!考虑几个方面:
1、兴趣爱好
有很多同学,由于高考选择专业的时候对专业不太清楚,很多最后都是靠父母或者哥哥姐姐帮忙选择的,最终大学4年面对的都是自己不太感兴趣的专业。对于考研来说,绝大多数的孩子对自身的兴趣和爱好,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2、家庭的资源
除了上面说到的兴趣爱好意外,也要结合一下家庭实际的“资源关系”,有些家庭自己做些生意,在相关领域或行业多少有些关系和人脉,这时候也要和父母多交流沟通,也能为自己后面的研究生“添砖加瓦”,更好地去做备考和复习。
3、自身能力评估
结合以上两点,基本上确定专业没什么问题,但最后别忘了仔细分析下自己的综合能力,目前是否能进行目标专业的复习和规划,不能到最后只是个喜欢,自身一点基础和底子都没有,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二、再选学校
学校一般从竞争度和区位实力上来说,主要分为985、211、双一流、双非四类院校,区位上主要以江浙沪、北京、四川、山东、安徽等这些竞争力强的为主。考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经过初步选择后,基本上大多数同学和家长都能拟定出几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出来,最后再通过近三年的国家线、院校复试线、报录比、拟录取名单进行综合对比,从数据方面进行选择,会更加科学和稳妥些。
(编辑:安徽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