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当前位置:安徽人事考试网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报考指导 >

    阅读模式

    教师招聘笔试考点《我国传统养生思想》

    2022-09-28 14:01 来源:华图教师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华图教师网考试动态信息:教师招聘笔试考点《我国传统养生思想》。更多关于教师招聘,笔试考点,我国传统养生思想,华图教师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一、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的发端

      所谓“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保就是护利御害,养就是扶正祛邪,就是要保证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保持平衡和适应,也就是“天人合一”。养生涉及许多方面,张湛讲的“养生大要”包括啬神、爱气、养形、导引、言语、饮食、房室、反俗、医药和禁忌等十项。其中的啬神、爱气、导引、养形就属于人的生命体的自我运动和锻炼方面的活动。可见,在中国的养生体系中,人的生命体的自我活动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形成了一套关于人体运动锻炼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体系。它是运用人自身的运动锻炼手段,对人体生命功能进行强化或优化的有目的的活动。这种身体运动是为养生长寿服务,即以养护生命使达最长期限为目标的体育活动。由于它以养生保寿为目标,有其独特的理论、方法和运动方式,我们称之为中国养生体育。

      二、主要养生学派

      我国养生经历了先秦、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几千年发展,形成了许多学说流派。养生家历代皆有,既见于医家,亦见于文、史哲诸学者中,可谓名贤辈出。其主要流派有:

      1.静神养生学派。该学派是以安静调养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作为主要途径来保养生命、益寿延年的学派。静神思想倡始于老子、庄子,他们提出“归真返朴”、“清静无为”的理论,并编制了导引、吐纳等一整套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老子》说:“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所为不死之药”。《黄帝内经》继老庄之后,第一次从教学角度提出静神保养可以防病,并主张依据四时之气的特点来调养神气,这为该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该学派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静神可以抗衰延年,因为神主持生命,人的思虑、智、志、意、魂等均由神所主,主张神气清静风守,不宜躁动妄耗。强调要少私寡欲抑目静耳,调摄神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动,以保持神气清静,促进健康。

      2.动形养生学派。该学派主张以运动形体来保养生命。《吕氏春秋》强调精气神与形体的统一,是生命的根本。如《尽数篇》:“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也”。该学派主张动,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肿、为风;处目则为蔑、盲;处鼻则为鼽、为窒;处腹则为胀、为府;处足则为痿、为蹶。”

      3.调气养生学派。该派的宗旨是调气(调养真气)作为主要途径来保养身体,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黄帝内经》提倡以调摄真气来病延,开了该学派的先河。该学派认为,气是生命的要本和动力,充满全身,无处不到,具有抗邪防病的功效。

      4.固精养生学派。该学派是主张通过固摄阴精,使之充盈内守,以因摄肾精为主要途径,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先秦时养生学家管仲首先提出固精思想,他在《管子·内业篇》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他还提出存精的具体方法:“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自归”,即节欲存精,这为该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该学派认为,精是构成人体及促进生长发育的基础,阴精贵在充盈固秘,则人体得养,精力旺盛,强健长寿。肾精难成易志,赖脏腑之精的充养才能旺盛不衰。固精的前提和关键是收心和正心。因而主张节情欲,以防阴精妄耗,倡导晚婚。

      5.合度养生学派。该学派是主张通过合度去泰的方法,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战国后期思想家、养生家韩非提出:“谨修所事,待命于天毋失去要,乃为圣人。这即是说,谨慎从事本职工作,静待天命归,不要超过额定限度。反之要失去限度,任其纵横,最终必然会损伤身体乃至性命。所以养生必须“去泰”,也就是舍弃某种安泰的享受。美味佳肴,吃起来很顺口,但往往于身体不利。修饰妆容,大可取悦于人,可又要损耗精力。“故而去泰,身乃无害”。合度,即是合乎尺度,度可释为计量标准,合度也可以说是适中不走极端。孔子在《孔子家语》中说:“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宜夫。”孔子主张动静结合,要有节度。清代名医董凯钩,十分重视调摄之术,主张切忌极端的“动”或“静”,贵在静中寓动、动中寓静、动静结合、尺度适度。现在看来这符合科学和辩证的养生保健观,对今人有很大启示。

      三、传统养生内容与特征

      传统养生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按《实用中国养生全书养生方法卷》分为8类。

      1.情感调谐

      人的情绪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和活动方式,改变人的脏腑功能状态,从而导致生理或病理方面的变化。情感调谐法主要讲述如何将消极的情绪因势利导地转化为积极的情绪,以保证人体精神与心理上的健康。情感调谐包括:①自我调谐;②人际关系;③宗教、自由。我国养生学非常重视人的情感活动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影响,提出七情—一喜、怒、忧、思、悲、恐、惊为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素问·举痛论》中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无病时可因情感活动过激而致病,既病后又可因情感过激而加重病情。因此《内经》强调在养生锻炼时,过激而致病,既病后又可因情感过激而加重病情。因此《内经》强调在养生锻炼时,不仅要练形,而且要练神。我国养生学十分重视“养生莫若养性”,所谓“养性”主要是指道德修养,如理想、情操精神生活。去掉私欲杂念,保持乐观情绪、开朗性格、高尚涵养,是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是我国养生之道的核心内容。

      2.生活起居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的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则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衰也。”这段经文对饮食、生活起居如何进行养生提出了精辟的论述,是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人的身体好比一部精密的机器,只有有节奏地运转,才能减少损失,永葆健康。有节奏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合理安排一天的休息、饮食、睡眠、生活卫生、身体锻炼,使之形成制度化和养成习惯,对于人的健康长寿有着重要意义。休息方式中主要是睡眠,我国养生说十分重视睡眠的科学,认为:“少寐乃老年人大患”,主张老人以睡眠长为好,而且创造了许多诱导睡眠的好方法。

      3.饮食调理

      “民以食为天”,饮食调理就是从养生角度,向人揭示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其疗、补作用。它主要包括:保养脾胃、饮食有节、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忌口等。《内经》谈到上古人“尽终其天年,度百风乃去”经验之一,就是“饮食有节”,“节”即是节度、节制。要求吃饭时间有规律,即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不过冷过热,不暴饮暴食,食物的种类要调和合理,不偏食等。若饮食不节便将产生疾病,甚至天折。《灵枢·五味篇》中说如不按时进餐就会“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4.房事调谐

      房事即性生活,也有称“房室”、“阴阳”、“合阴阳”、“交婧”等。《孟子·告见,房事不是可以忽视或弃而不顾的生活小事,它处理不当同样可以致人“半百而废”。因此,古人有言:“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故知能用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致死。”所以古代养生家和医学家一向重视房事的调谐养生。房事调谐主要包括:节欲保精;行房有度,合房有术;房事宜忌等内容。

      5.劳动运动

      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通病不和生。”劳动养生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通过劳动和各种运动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养生方法。劳动运动包括:①劳动健身;②古代健身运动;③现代健身运动等。祖国养生学向来重视劳动与运动对养生的重要意义。而且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运动,古称导引与按踽。导引为主动运动,按踽为被动运动。《吕氏春秋·古乐篇》载为预防“民气郁瘀而滞着,盘骨瑟缩而不达,特作舞以宣导之”,舞也是运动锻炼的一种形式。明代思想家颜元更明确指出:“一身动一身强”,运动可以“畅其积郁,舒其筋骨,和其血脉,化其乖暴,缓其急躁。”“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是人体保持健康、不断更新的基本条件,而劳动和运动,则是保证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的极重要因素。国外也有人说:“运动是健康的源泉。”

      6.气功调谐

      气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祖国医学珍贵遗产的一部分。气功不但可以防病治病,增智益寿,还可以涵养道德,陶冶情操。气功的种类很多,但主要通过“调心”、“调息”、“调身”的“三调”过程,增强了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系统的协调性,疏通经络气血,提高机体的修复和抗病能力。气功调谐主要包括:吐纳、导引、内养、保健等内容。

      7.经络穴位

      经络六位养生法是运用针刺、艾灸、按摩等中医学的治疗手段进行养生的一种方法。针刺可以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起到调整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艾灸是借助艾火的热力,灸灼、薰熨穴位,达到温通经络、调养脏腑的效果。按摩是通过“按”、“拿”、“点”、“推”、“揉”、“拍”等方法,对人体各部位经络、穴位进行推拿,而起到运行气血、疏理经络、健身祛病的功效。三种方法各有所长,运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酌情选用。

      8.药物调理

      中药大多是天然物质,其中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和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因此服药也是养生保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药物调理可分有病调补、无病强身两类。由于人体的身体状况、虚弱类别的不同,在运用药物调理时必须遵照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否则将造成“一日误补,十日不复”的不良后果。所以在进行药物调理养生时,最好能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较为安全。药物调理包括:(1)补气;(2)补血;(3)补阴;(4)补阳。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2/0928/2428333.html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2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2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2022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2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2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历年考情--2022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以上是教师招聘笔试考点《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教师招聘笔试考点《我国传统养生思想》】来源于华图教师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华图教师网为准!

    (编辑:子贤)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3年安徽省教师招聘皖美成师计划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