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红领培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当前位置:安徽人事考试网 > 问答 >

    信用可得性理论的产生与观点有哪些

    2022-06-27 02:34 来源: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导读】信用可得性理论的产生与观点有:以往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理论,仅分析利率变动对借款者和储蓄者的影响,而忽视利率变动对贷款者的影响,当发现借款者的利率需求弹性较低时,怀疑利率传导机制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信用可得性理论的产生与观点有哪些

    信用可得性理论的产生与观点有哪些

      

      信用可得性理论的产生与观点有:以往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理论,仅仅分析利率变动对借款者和储蓄者的影响,而忽视了利率变动对贷款者的影响,所以当发现借款者的利率需求弹性较低时,就怀疑利率传导机制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贷款者的利率供给弹性往往高于借款者的利率需求弹性,而贷款者的利率供给弹性的高低直接决定信用供给的可能量,即决定借款者的信用可得性的水平高低,从而进一步影响社会总需求水平的高低。因此,在研究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有效性时,既要分析借款者的信贷需求的利率弹性,又要分析贷款者的信贷供给的利率弹性,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编辑:安徽华图)

  • 上一篇:人事档案存放单位是什么
  • 下一篇:没有了
  •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