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红领培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当前位置:安徽人事考试网 > 问答 > 公务员 >

    2022年国考申论热点话题及范文参考

    2021-11-15 23:54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导读】2022年国考考试时间是2021年11月28日,考前考生要掌握一些热点话题,下面给大家整理了部分申论热点话题,供大家参考。

    2022年国考申论热点话题及范文参考

      2022年国考考试时间是2021年11月28日,考前考生要掌握一些热点话题,下面给大家整理了部分申论热点话题,供大家参考。

      国考申论热点话题两则

      彰显中国经济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

      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落下帷幕。这是一场线上线下同步举办的国际盛会:线上,约6万个展位,约2.6万家中外企业“云”端参展,屏对屏远程沟通,结识新客户、发现新商机,搭建起低成本高效率联结全球的“贸易桥梁”;线下,展览面积40万平方米,约7800家企业参加展览,面对面深入交流,供采对接合作意愿高涨。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的情况下,这一全球规模最大的实体展会,彰显了中国经济的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

      “适老APP”,跨过“数字鸿沟”让网络更贴心

      简单易操作的模块,清晰明朗的标注,没有了弹窗广告、跳转、推送,少了套路、用了心思,让很多“适老APP”用起来省力更省心,受到老年群体的普遍欢迎,甚至“出圈”吸引了年轻人的使用。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亿人。现实中,在医疗、网购等生活场景中,老年人运用数字化产品仍面临很多困难。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工信部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指导和规范,促使很多APP增设“适老版”。

      国考申论话题范文参考

      急救教育进校园,上好“救命”这最重要的一课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意外的突发事件,如地震、泥石流、交通事故、心脏病等,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急救术,处理不好可能会给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严重者甚至于死亡。所以教育部下发通知让急救知识进入课堂,让学生进行急救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这一举措是令人称道的。

      让急救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进校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

      首先,对于学生来说,有助于提高学生紧急避险意识和应急救护能力。学校开展急救教育,学生掌握急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意识到急救是最重要的一课。在应对随时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使学生能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对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益。

      其次,对于社会来说,有助于形成互助互救的良好氛围。将急救知识纳入义务教育必修课程,一旦遇到灾害险情,学生不仅能够懂得自救,也能够利用自己所学能够帮助家人,甚至如果有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能够及时伸出援手。推动“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最后,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实现国家健康行动目标。国务院提出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将急救知识等将纳入学校考试内容,把掌握急救知识情况作为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学生学习急救知识是积极参与国家健康行动,此举不仅能让学生终身受益,更能够实现国家健康中国行动。

      为了让教育部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落到实处,让更多学生认识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急救技能,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普及急救知识。学校要设置急救专项课程,主要向学生讲解涉及急救常识、正确拨打120、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校园意外伤害救护灾害与突发事件逃生避险等。学校也要根据学校经费情况采购急救箱、AED等应急救护设备。同时结合学校的学生特点开展实践训练,理论结合实践,加强演练操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急救知识。

      第二,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媒体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等媒体等,创新宣传方式,不仅针对对于学生,更是对社会公众开展急救常识宣传,让全社会增强安全意识,掌握急救技能。当遇见突发的公共卫生、公共安全事件等紧急情况时能够保持清醒头脑,及时采取正确救护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从而提高全民的互助互救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教育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激励和监管措施,对开展急救教育的学校开展定期督查,并要求学校定期上报急救教育落实情况,避免出现学校出现表面化、走过场的情况。

      通过全社会的通力合作,开展系统专业的急救教育,正确地开展自救和救助他人,共同推进急救知识普及教育,为生命撑起坚实的“安全伞”。

    (编辑:安徽华图)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