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红领培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当前位置:安徽人事考试网 > 问答 > 公务员 >

    2022年公务员申论80分经典范文精选3篇

    2021-11-10 14:36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导读】公务员申论作文分数高,难度大,是很多考生比较头疼的部分,2022年的公务员考试还剩不到20天,下面整理了公务员申论的作文高分范文,供大家考前参考。

    2022年公务员申论80分经典范文精选3篇

      公务员申论作文分数高,难度大,是很多考生比较头疼的部分,2022年的公务员考试还剩不到20天,下面整理了公务员申论的作文高分范文,供大家考前参考。

      公务员申论80分范文三篇范文1: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被誉为“民间文化的抢救人”的作A家F在看到雄浑壮阔、原始古朴的贺兰山岩画后,感慨良多,并留下“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的题词警醒后人。当千古岁月逝去,伟大的先人们却为我们留下了“能言”的各种文化瑰宝,这些文化瑰宝不仅包括“有形之宝”,更有“无形之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民俗文化“活”起来。真正的艺术在民间,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来源。但纵观中国当下的社会形态,无论是传统婚礼习俗,还是地方戏曲、皮影戏、剪纸、刺绣等各种乡土艺术,都已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外来文化。在各地泛滥的“仿古潮”中,大肆夷平历史故地,无情摧毁传统民居,斥巨资生造形象工程,生搬硬套虚假民俗和人物,这些对原有城市乡镇的破坏和重建,是对历史文脉的割裂,最终形成毫无生气的千城一面。拯救民俗文化,应重其内涵发扬,在融入生活、融入城市中焕发生机,在群众的记忆里传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要注重修炼内功。官员为了政绩指标,不惜余力“申遗”成功,之后却浮于表面,忽略“申遗”后的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有完善细致、科学合理的保护体制和建设规划。这就要求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不要只做“面子”工程,还要做好“里子”建设:要完善法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所遵循;加强对违规拆建、盗窃文物的执行力度,严厉打击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违法行为;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财政和人力投入;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大力号召全民保护,做到人人爱文物、人人传精神。同时,还要学会去粗存精,撇弃陋习,留其精华。只有练好厚实的“内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能行之有效。

      温家宝总理曾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作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也积聚了一个民族优秀的智慧和高超技艺,应是“前世之宝,后世宝之”。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承续中华民族文明,构建一个真正的文化大国。范文2: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构建人与自然的共同家园

      生物多样性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关系到当代发展和子孙福祉的大事。由于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生境破碎化等诸多原因,过去多年来生物多样性丧失速率加快,许多物种在人类没有发现之前就已经灭绝了。为了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机长存,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力度已变得越发重要。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一些区域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物种栖息地不断减少。我国一些重要生物资源流失国外。二是一些新的国际生物多样性问题对我国形成新的压力。外来物种入侵呈蔓延之势,危害日趋严重。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尚未纳入各级政府的规划或议事日程,缺少综合配套的保护政策,特别是一些自然保护区日常监管缺失。

      为此,我们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使以上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首先,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三大目标是,保护优先、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依然保存着一份比较完整而又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弥足珍贵。千万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要确保生物多样性成为区域环评、规划环评重点考虑的因素,明确开发建设活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和措施。

      其次,优先搞好对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的保护。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阵地,要科学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体系,实现自然保护区从数量增长向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重转变,让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

      再次,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能力建设。深入开展生物物种调查,尽快摸清我国生物物种资源家底;抓紧建立监测体系,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估;加强物种资源的收储工作,抢救性收储一批关乎国家长远利益的重要生物物种资源;进一步规范生物物种资源的采集、收集、研发、贸易、交换、出入境等活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最后,拓展和深化国际合作。认真履行国际义务,广泛宣传我国的保护政策和成就。加强不同公约之间的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深化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

      生物多样性保护势在必行,任重道远。我们必须顺应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在积极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的进程中,努力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水平和成效。范文3:合理的资源配置是“家”的基础

      一位出生于农村但住在城市的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种状态又被称为“失根”状态。这位知识分子没有归属感到底是由于个人的精神气质导致的特例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只要我们去问问农民工,问问出生于农村已经成为白领的“新城市人”,我们很容易发现:对所在的城市缺乏认同和归属感,这位知识分子并不是特例。

      什么样的地方才叫家呢?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理想的幸福家庭是四世同堂的家庭,共享天伦之乐。现在的问题则是,很多人虽然身在城市,但是却孤苦伶仃。既不能上养父母,又不能下育子女,过着一种没头没尾的日子。在《礼记·礼运》中给出的理想社会图景是“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我们现在的城市勉强做到了“壮有所用”,但是“老有所终”和“幼有所长”都还做得很不够。要解决好这两点我们需要抓住的一个关键点是——如何优化资源的配置。

      以教育为例,我们有种错觉,总是觉得农村处于弱势,中西部地区处于弱势。基于这种错觉我们的教育资源不停地向农村和西部地区倾斜。如果广州市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向教育部申请额外补贴,向希望工程求援,十有八九都会被拒绝,甚至还可能受到批评。但是现实的状况则可能是广州一个市的入学儿童可能比内地一个省的还要多,只是靠当地的财政很难解决问题。这时候地方政府就必须优先保障本地居民的教育,对外来人口的教育即便有心,也只能是力不从心。

      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适龄儿童的人数大规模减少,一些学校被废弃。据媒体报道,长阳县的76所希望小学有53所被废弃,一些地方的希望小学变成了养殖场、食品加工厂。这就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农村的学校没有学生,农村的老师无学生可教;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孩子没有地方上课,没有老师教学。面临这种情况,政府和希望工程等慈善组织应该及时地调整政策,根据学生当前的分布状况和未来流向来决定教育经费投入的方向和方式。学生流向了城市,对教育的投入就应该向城市倾斜,而不是盲目在农村去搞一些重复的无用建设。这样就能够为城市制度设计的公平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解决城市制度设计的后顾之忧。教育是如此,养老、医疗等保障问题也应该如此。

      无论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公平的制度设计势必影响到城市本地人的利益。这需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当地人知道城市有美好的今天外地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所有的人都树立起“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分享、博爱精神,共同开创城市的美好未来。

    (编辑:安徽华图)

  • 上一篇:国考公务员2022申论必备金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