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红领培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当前位置:安徽人事考试网 > 问答 > 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

    2021-11-06 08:54 来源:华图公务员网

    【导读】对于考生来说,参加国考起关键和决定性作用的是考场上的那三个小时,能不能在考场环境下把真实的申论答题水平发挥出来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国考申论作答流程和技巧供大家参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

      对于考生来说,参加国考起关键和决定性作用的是考场上的那三个小时,能不能在考场环境下把真实的申论答题水平发挥出来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国考申论作答流程和技巧供大家参考。

      国考申论答题技巧

      

      申论考试无论是副省级还是地市级,基本上都是5道题目的设置,从往年的情况来看申论题目的设置从难度来看属于递进逻辑,大致呈现出难度越来越大,分值字数越来越高的趋势特征。

      从题目的相关性来看,作文题目一般与前面的小题题目都有一定的关联性,都对作文题目的理解和写作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所以在做申论题目的时候可以先快速的把作文题目的题干先快速的浏览一遍,大致搞清楚作文写作的基本话题和关键词提示,这样一来,在稍后非作文题目的作答和材料阅读过程中就可以同时去理解作文的出题意图和写作思路。

      对于非作文题目来说,在作答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对题目难易程度的判断、自己不同题目的擅长程度选择答题顺序,基本原则是先易后难,避免在一道题身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国考申论万能开头

      1、概括式

      时下,我国资源总量可观,但是人均能源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费高,但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空气污染问题严重。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度高,能源对经济发展约束作用愈发明显。(问题描述)//究其原因,在于过去采取了以高耗能支撑快速发展的发展方式。(分析原因)//“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走绿色发展之路。(引出总论点)

      2、案例式

      近年来,人们肆意挥霍自然赠予,致使雾霾频袭、沙尘肆虐,癌症村激增,青草地不再,昔日的“青山绿水”更变为今日的“黄山黑水”。(具体问题描述)//多年前“一切向钱看”的发展格言引导世人尽享经济增长之利,但如今却令社会大众苦尝破坏环境的发展恶果。(原因分析)//要建设美丽中国,走绿色发展之路势在必行。(引出总论点)

      3、转折递进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给我们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好现象描述)//然而,当前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以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黑色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描述)//为此,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推动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努力构建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引出总论点)

      4、排比式

      时下,“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丽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笼罩整个城市的雾霾;“湖光秋月两相和”的和谐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嘈杂在城市乡野的机器轰鸣;“万顷湖平长似镜”的壮观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躺在广阔大地上的黑臭水体(通过引用古诗词、与当下环境污染对比,句式结构相同,形成排比)……//凡此种种,皆折射出粗放型黑色发展模式无法继续。(原因分析)//因而,必须转变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才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引出总论点)

    (编辑:安徽华图)

  • 上一篇:国考140分什么水平分数算高吗
  • 下一篇:没有了
  •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