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红领培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当前位置:安徽人事考试网 > 问答 > 教师 >

    教师资格证教育观包括哪些内容

    2021-11-01 06:11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导读】教育观是指关于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观念体系。教育观包括的基本内容有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体制、内容、方法、教师和学生等每一方面的基本看法等等。

    教师资格证教育观包括哪些内容

      教育观是指关于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观念体系。教育观包括的基本内容有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体制、内容、方法、教师和学生等每一方面的基本看法等等。

      教育观包括哪几个方面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权利。因此,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教育搞选拔性、淘汰性,只能照顾一部分人,甚至是很少一部分人的发展。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全面地发展。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 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 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从教育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的角度来看的。但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如有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欲望需求、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价值指向、不同的创造潜能,这些不同点铸造了一个个千差万别、个性独特的学生。因此,教育还要尊重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4、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 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因为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教育观是怎么产生的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等。应试教育把教育活动的评价环节作为教育目的所在,把人的素质的某个方面作为全部,教育活动本身和教育培养对象被严重扭曲。

      因此,应试教育不仅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素质教育观扭转了应试教育观,把教育目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遵循尊重学生个体,鼓励学生独立的原则。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规定学生怎么学怎么做,我们应该做的是创造一个热衷创新的环境,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独立思考,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天才,不是看他考试考了几分,而是看他创造了什么。

    (编辑:lingyinghua)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