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当前位置:安徽人事考试网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招考信息 >

    阅读模式

    孙云晓:养成劳动习惯为美好生活奠基

    2020-03-27 16:16 安徽教师招考网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动态信息:孙云晓:养成劳动习惯为美好生活奠基。更多关于劳动技术教育,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教师考试团(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孙云晓:养成劳动习惯为美好生活奠基

      家庭教育的本质特点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劳动教育,而检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成败得失的关键指标,就是看是否推进了美好生活教育,是否重视劳动教育。

      《意见》让我们看到了思路清晰、措施有力的行动纲领,这是一个对学生发展真正负责的好文件。然而,能否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取决于家庭、学校、社会能否形成共识并且密切合作。

      加强劳动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而能否尽职尽责,首先取决于认识是否到位。如《意见》所说,“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都证明,童年养成劳动习惯,长大后更可能具有责任心,也更容易适应家庭生活和职场工作的需要,而不爱劳动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更可能成为生活与职场的失败者。

      可是,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为什么被漠视呢?许多人不是完全不明白,而是被应试教育裹挟了。他们认为,孩子只要得高分进名校,比什么都重要。可以说,应试教育是一种反生活教育,自然会轻视劳动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扭曲的认识,因为爱劳动、会劳动不仅不会耽误学习,恰恰相反,生活能力强能够促进学习,有助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如《意见》所说:“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生活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圆满地完成学业,而是适应生活;不是养成盲目服从和规定的勤奋习惯,而是培养自主的行为。同时,他认为要通过生活进行教育,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我试图使学习与手工劳动相联系、学校与工厂相联系,使他们合二为一”。生活教育离不开劳动素养的培养。

      今天,人们称赞芬兰的教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特别是跨越一个半世纪的手工教育是强大而优良的传统,其开创手工教育的芬兰教育家乌诺·齐格纽斯,深受裴斯泰洛齐等人思想的影响。裴斯泰洛齐提出,人的发展要通过头脑、心灵和双手的三维立体发展来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应该通过观察和反思生成自己的结论,并且努力从经验和环境中获得价值和意义。他还认为,人的本质不仅包括知识和思考,也包括技能和动手能力,技能技巧的发展同知识的学习一样重要。

      目前,家庭教育引起全社会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家校共育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我欣喜地看到,《意见》指出“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2项生活技能。鼓励学校(家委会)和社区等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我认为,劳动教育应该成为家校社共育的重要内容,或者说也只有家校社共育才可能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家校社协调育人必须形成一个共识:家庭教育的本质特点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劳动教育,而检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成败得失的关键指标,就是看是否推进了美好生活教育,是否重视劳动教育。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仅仅要培养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并且有劳动的体验,更要注重劳动习惯的养成,因为习惯才是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如《意见》所说,“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我们需要明确习惯的养成不能只靠行为训练,而要抓牢认知、情感和习惯三个关键环节。具体该怎么做呢?首先要通过鲜活有力的事实,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产生参与劳动的兴趣;其次,要寻找身边的榜样,寻找“妈妈的味道”之源,特别是擅长劳动的父辈和祖辈的故事,激发孩子对劳动的情感;再次是经过具体训练,学会几项劳动的技能,尤其是与自我管理密切相关的做饭和洗衣服等内容,重点在于长期坚持直至养成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1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1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2021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1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1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历年考情--2021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以上是孙云晓:养成劳动习惯为美好生活奠基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孙云晓:养成劳动习惯为美好生活奠基】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具体最终信息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为准!

    (编辑:刘冰清)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