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备考资料试题|面授课程网校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博微信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公务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2021国考常识部分答题需要借力用力

    2020-03-20 09:18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安徽华图 328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安徽华图考试动态信息:2021国考常识部分答题需要借力用力。更多关于2021国考常识,国考常识部分答题,国考常识借力用力,安徽华图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育(anhuihuatu)认证号和交流群(国家公务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2021国考常识部分答题需要借力用力

      常识一般需要考生有一定量的知识积累,但是并不是就意味着这些知识全部靠死记硬背。有的时候可以在题目中可以得到一些信息,尤其是一些比较长的题目,结合掌握的一些知识,可以帮助解题。接下来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针对部分给出足够信息的常识判断类题型进行分析解答,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以下题为例:

      【例题】(吉林-2011年)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以干支纪年是:

      A. 乙亥年 B. 庚子年 C. 辛丑年 D. 壬寅年

      【答案】B

      【解析】两者前后相差6年。因此,根据顺序,“甲”后第六个是“庚”,“午”后第六个是“子”,因此可以推断出来是“庚子年”。或者熟悉历史的同学可以回想:1901年清朝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根据干支计数法来看:“辛”前面是“庚”,“丑”前面是“子”,可以推出是“庚子年”。这笔赔款,史称“庚子赔款”。故选B。

      这道题目就是典型的题干提供有效信息的例子。对于考生只需要知道干支纪年的计数方法即可,即:每次计数,都是天干要依次计数,地支也要同时依次计数,一共60年完成一个计数周期。

      当然,正如【解析】所说,如果考生对于历史知识比较熟悉,那么应该记得庚子赔款,正是针对这次侵略的。这样答题的效率自然会高很多。但是如果题目信息给出的比较多,那么考生不妨稍微花上一点时间,简单分析一下。

      当然,还有一种题型,在题干中并没有太多信息,但是选择项可以通过简单分析,得出答案。如下一题:

      【例题】(江苏-2011年)在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

      A. 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

      B.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 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

      D. 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方的小片树林砍掉

      【答案】D

      【解析】依据燃烧须同时具备有可燃物、与氧气相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因此只要消除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均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A、住宅着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是利用了降低温度,故A错误;

      B、烧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采用了隔绝氧气的方法,故B错误;

      C、用湿抹布盖灭酒精燃烧,均是采用了隔绝氧气的方法,故C错误;

      D、只有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方的小片树林砍掉是利用了消除可燃物的方法来灭火的,故D正确.

      这里则是从选择项的描述来判断。“隔离可燃物”,应该在题目中寻找“可燃物”。在D项中,砍掉小片树林,是将已经燃烧的树林和尚未燃烧的树林相隔绝,依次来达到灭火效果。而在B、C选项中,并没有对可燃物采取措施,仅仅是将可燃物和氧气相隔离而已。而A选项中则是降低温度到燃点以下,是降温措施。

      【例题】(江苏-2011年)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行纸币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

      B. 没有多发行纸币就一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C. 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消费者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应当减少流通中的纸币量,从而有利于抑制通胀

      【答案】D

      【解析】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因此可以看出,发行纸币和是否通货膨胀没有本质的联系。通货紧缩会导致人民货币量减少,购买力下降。因此C也是错误的。

      这道题目相对来讲稍微难一些,但是只要稍加分析,一样可以解决问题。A、B两项的表述都有“一定会”或者“一定不会”的表述。这样的表述过于绝对和生硬,其内容表述也经不起推敲。至于C选项,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的表述当然也不够稳妥。

      当然,对于通货膨胀这类经济问题,如果深究,会发现D选项的表述也未必十分精确,因为近期有一些观点是认为不仅仅跟纸币发行量有关,还跟投资等紧密联系。但是公考并非专业考试,只需要把握一些常识即可,因此考生在实际操作中,不能钻牛角尖。

      ——相关阅读——

      2021国考公告 职位查询 职位下载

      2021国家公务员报名时间 报名入口

      历年国考分数线及职位查询 冲刺密卷

      2021国考图书 备考资料 笔试试题 

      2021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 网校课程

      2021国考备考咨询 微信交流 QQ群

      以上是2021国考常识部分答题需要借力用力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admin)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2021国考考前冲刺密卷
    2021年国考行测万人模考(第十一季—市地级)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题下载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搜索 畅言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