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安庆蚌埠亳州巢湖池州滁州阜阳淮北淮南黄山六安马鞍山铜陵宿州芜湖宣城

2019合肥师范学院公共课考试大纲

2019-09-25 11:06 安徽专升本考试网 来源:合肥师范学院

公共课考试大纲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公共课包括:《英语》和《大学语文》。其中《英语》100分,《大

  学语文》100分。

  一、英语部分

  英语考试以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

  求》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和样题》为依据,测试考生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包括一般性语言内容和涉外业务有关的内容。

  考试形式为笔试,采用主客观混合题型,以保证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考试内容包括五个部分:1.词汇和语法结构:参见《高职高专教育

  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和样题》

  所规定的词汇和语法项目;2.完形填空:考查考生在所要求的词汇

  和语法项目的范围内,综合运用语言的技能,如推理、判断、猜测、

  常识等;3.阅读理解:在所要求的词汇和语法项目范围内,考查考

  生的篇章理解能力,信息的获取、分析、判断能力以及阅读速度;4.翻

  译(英译汉):考查考生对英语句子及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信息获

  取能力,以及英汉思维方式的转换能力;5.写作(汉译英):考查考

  生的英语句子、篇章的组织表达能力,以及对英语应用文格式的掌握

  程度。

  二、大学语文部分

  (一)文学、文体常识

  文学常识: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字号)、生活年代、生平事迹、

  1

  代表作品、创作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名篇的作者、

  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篇中的名言警句;著名作品集

  的成书年代、主要内容与艺术成就;中国文学史上重要流派的主要成

  员、创作特征、艺术成就与影响。

  文体常识:诗、词、赋、戏曲、小说,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及其它应用类文体的概念与主要特征。

  (二)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常用汉字的读音,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正确使用词

  语和语法,辨析并修改病句,识别并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

  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通感等)。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

  侧重考查考生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以及句意的

  理解与掌握情况。

  文言实词:把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特别是古

  今意义的不同、词类的活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

  文言虚词: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如“之、其、而、以、于、乎、者、

  乃、则、为、所、易、则、何、诸、焉”等,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

  用法。

  文言句式:辨识文言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

  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省略句。

  句意: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侧重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和表述,

  具有综合性特点。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

  【附】古代文学作品篇目:

  老聃《老子》(节选)、《论语》(节选三则)、孟轲《梁惠王上》

  (节选)、庄周《胠箧》(节选)、《大学》(节选)、《中庸》(节选)、

  墨翟《兼爱》(节选)、韩非《五蠹》(节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宋玉《九辩》、李斯《谏逐客书》、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节选)、

  王粲《登楼赋》、曹植《洛神赋》(节选)、颜之推《颜氏家训》(节选)、

  庾信《哀江南赋序》、韩愈《进学解》、欧阳修《秋声赋》、王安石《祭

  欧阳文忠公文》、张岱《自为墓志铭》、姚鼐《登泰山记》、梁启超《少

  年中国说》、《诗经·硕人》、《楚辞·橘颂》、《陌上桑》(汉乐府)、《孔

  雀东南飞》(汉乐府)、曹操《短歌行》其一(“对酒当歌”)、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王维《山

  居秋暝》、李白《长干行》、高适《燕歌行》、杜甫《旅夜抒怀》、白居

  易《井底引银瓶》、李商隐《锦瑟》、杜牧《江南春》、李煜《破阵子》、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黄庭坚《登快阁》、姜夔《鹧鸪天·元

  夕有所梦》、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李清照《永遇乐》、辛弃疾《破

  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睢景臣《高祖还乡》、马致远《般涉调·耍孩儿》“借马”、王实甫《西

  厢记·闹简》(第三本第二折)、汤显祖《牡丹亭·惊梦》(第十出节

  选)、唐寅《桃花庵歌》、吴伟业《圆圆曲》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

  3

  考查范围: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及其它文学类文本。文本材

  料不限于教材和所附篇目。

  考查内容:把握文本材料所属文体类别,归纳内容要点并概括主

  旨,把握结构特点和行文思路,分析主要写作特色,识别所用常见的

  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语境中的作用,理解、把握关键性词、句的含义

  和在结构、表达上的作用。

  【附】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篇目:

  胡适《差不多先生传》、鲁迅《影的告别》、朱自清《桨声灯影里

  的秦淮河》、郁达夫《故都的秋》、梁实秋《下棋》、张爱玲《更衣记》、

  汪曾祺《翠湖心影》、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莫言《会唱歌的墙》、

  余秋雨《道士塔》、培根《论学问》、梭罗《湖光水色》、爱因斯坦《我

  的信仰》、R.卡逊《大自然在反抗》、东山魁夷《听泉》。

  (五)作文

  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写作论述类、应用类、文学类文章。

  要求符合题意和文体要求(包括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和考生选定的文

  体要求);思想健康,情感真挚;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标点恰当;书写工整,行款规范。

  4

(编辑:图小翔)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