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018-08-30 14:30 安徽教师招考网 来源: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考试动态信息: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资格证国考,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教师考试团(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2018下半年安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公告已公布,报名时间:9月4日-9月9日,为帮助更多考生积极备考2018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安徽教师招考网为你准备2018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练习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加入2018安徽教师资格考试交流群:623128687 ,关注安徽华图教师官方微信(教师考试团:jiaoshitest)! 点击下载教师在线APP, 更多免费网课等你来学!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小学综合素质》阅读理解能力这一节需要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此处的“含意”与前面理解词语的“含义”写法不同,意思也不一样。“含意”是(诗文、词语中)含有的意思,多指隐含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对“句子含意的理解”考查的是分析能力.是对“面”的考察.如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对文章要点的总结或概括。既考查从文中直接提取信息的基本功.又考查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从而经过思考得出自己结论的综合能力。

      一、重要句子

      所谓“重要句子”,指的是那些对文意表达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文中的重要句子包括:

      1.能点明主旨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

      2.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语句;

      3.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4.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实质:一是将使用修辞手法形象化了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二、技巧点拨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主要考查两点:一是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含意.既包括字面意思,也包括句子在特定语境中的临时意义以及言外之意;二是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这里的“重要句子”包括很多,可以是揭示文章中心内容的句子,如中心句、高频词句、起始句、结尾句等,可以是表明作者的写作目的、观点态度的句子,还可以是含意深刻、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的句子。除了从内容人手外.还可以从结构人手,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分析句子使用的句式和修辞手法。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正确理解文中词句的含意,尤其是重要词语、句子的含意.是把握文章旨意的前提。

      1.作答流程

      (1)巧用信息、整体把握

      词句理解型题目中,文段提供了很多重要信息,比如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特别是要关注后面的题目,从题目的要求中揣度文章的大概主旨。明确作者的出题意图后,再整体把握材料.就可以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2)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阅读大段材料,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可以先看题目涉及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阅读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这样,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3)尊重原文、摘取信息

      词句理解型题目的答案通常就在原文中,不需要凭空想象。离开了原材料.会出现答不准、答不全的情况。在原文中找答案是准确解答题目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可以从文中概括提炼的。同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

      (4)先拟草稿、再写全写顺

      作答词句理解型题目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踩点”给分,二是文通字顺。根据阅卷规则.多写一般不扣分,在不限定字数的情况下可在答题时尽可能地陈述自己的见解。同时要保证字迹清晰、条理清楚,,阅读理解题与作文一样,十分注重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为了确保答题质量、提高得分率,作答时应该先拟草稿再反复修改。

      2.答题技巧

      准确快速作答阅读理解题可以采用语境分析法、修辞提示法、层次划分法。

      (1)语境分析法

      ①联系上下文

      与理解词语一样,理解句子的关键也是联系具体的语境,而非孤立地看某一个句子。在题目中,所考查的句子含意常常是对其本身的含义进行引申,或是临时被赋予更为深刻的含意,这时必须将句子放至整个文段中,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分析。

      ②联想文段背景

      每一个文段都有自己的写作背景,因此在解答阅读理解型题目时,可结合相关背景知识来判断句子的含义,也就是所谓的“由事及义”的联想。“事”是与词句理解相关的种种事实.了解这些事实有助于理解重要词句的“义”。

      ③把握标点提示

      在题目中,有些标点本身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能够指引我们在文段中找到句子的准确含义。冒号、破折号在句中一般起注释作用,其后的内容则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因此,若在所考查的词句后面出现了冒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要加以重视。

      (2)修辞提示法

      在题目中,有些句子会运用修辞手法.这时在理解词句含意时结合修辞手法的特点来分析,对解题助益良多。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喻象反双借与对”,即比喻、象征、反语、双关、借代和对比。为了方便记忆与理解,修辞提示法的使用规则总结为:

      词句理解六辞格.喻象反双借与对。比喻关键找本体.象征则要看对象。如果理解反语意.褒贬互换要记牢.双关你要想一想,到底它双的是啥?借代种类有很多.抽象意义最常考。对比要比比变化.还可已知推未知。对词语、句子比喻义的理解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人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理解词句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句的象征对象。理解词句的双关义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借代的种类有很多,包括以部分代整体(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用船的一部分“帆”代船),特征代本体(如“旌旗十万斩阎罗”中借“旌旗”代军队),具体代抽象(如“南国烽烟正十年”,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等,其中具体代抽象考查得最多。因此在做词句理解型题目时,对可表示抽象意义的概念,可首先从借代义的角度来考虑。运用了对比辞格的,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对比结果,看对比双方前后有无发生变化;二是根据一方的特征推断另一方的特征。

      (3)层次划分法

      层次划分法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从句子结构入手分析,要抓句子主干,即主谓宾。二是从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关系人手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为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

      ——相关阅读——

      辅导课程--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综合素质

      招考信息--2019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

      历年考情--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历年分数线

      备考资料--2019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1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1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2021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1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1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历年考情--2021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来源于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为准!

    (编辑:刘冰清)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