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公务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网课图书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2017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校园霸凌

    2017-04-14 10:34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安徽人事考试网 安徽公务员考试QQ群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安徽人事考试网考试动态信息:2017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校园霸凌。更多关于2017安徽公务员,公务员考试申论,安徽公务员申论热点话题,安徽人事考试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公务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育(anhuihuatu)认证号和交流群(省考公务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2017安徽公务员考试公告已经发出,2017安徽公务员考试时间为4月22日,为帮助更多考生积极备考2017安徽公务员考试安徽华图为你准备2017安徽公务员考试练习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加入2017安徽公务员考试交流群:462736963。最新招考,海量资料,在线网课,关注安徽华图官方微信(世纪青年:anhuihuatu)!

    2017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

      【关键词】校园霸凌、家庭教育、学校管理

      【热点背景】

      1.工业和科技的极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机械制造和科技产品所带来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突发也为诸多学者所关注。其中霸凌问题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具有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并与暴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对于校园暴力行为、偏差行为的研究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都已经有了体系性的成果,并在法律法规上有一定的规则可考,但对于校园霸凌的探讨却少之又少。

      霸凌一词主要在我国台湾地区使用,是对西方bullying一词的音译。它伴随我国对暴力、冷暴力的研究而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霸凌问题也伴随着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各种欺凌、自杀事件的发生而成为社会问题之一。我国台湾地区在《儿童及少年福利期刊》(2009)中明确界定了霸凌:霸凌是一种冲突方式,内容可能包括身体、言语、性的攻击,或者采取更简介的方式如关系上的排挤,亦或透过其他科技形式如网路、手机;霸凌是强迫被害者重复被攻击的行为且达一段时间;霸凌发生在权力不对等的人际关系上,拥有权力者为霸凌者,可能是体格壮硕或在同僚间具影响力者。

      校园霸凌主要呈现出对象的固定性、行为的反复性、方式的多样性、身心的伤害性等特征。一、对象的固定性。校园霸凌者通常会选择自己容易掌控,并经过一次直接或间接的行为给被霸凌者造成伤害,达成自身目标并未被告发后固定霸凌的对象。主要是由于霸凌者通过一次霸凌获得了地位上优势的认可,并在协助者、旁观者霸凌氛围下获得了在团体中的人格优越感之后,更容易固定自己欺负的对象从而维持自己的地位。二、行为的反复性。校园霸凌由于其自身霸凌方式的间接性与隐秘性不易被发现,同时被霸凌者在保持沉默的情况下,霸凌者会无理由地继续其对被霸凌者实施行为。三、方式的多样性。这是校园霸凌区别于攻击行为和暴力行为的主要特点之一。校园霸凌者主要通过孤立、推搡、恶语相加等方式对被霸凌者实施欺负。霸凌行为主要通过言语、肢体、关系、网路霸凌等方式开展。四、造成被霸凌者身心的伤害性。霸凌行为让被霸凌者在生理上、物理上、心理上受到伤害,从而不断地产生自卑心理或者难以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等。

      2.1月18日,有网友通过微博发布“肥西一中学女生遭校园暴力,被逼下跪磕头”的爆料视频,视频中一女生跪倒在地被逼迫磕头,下跪期间遭受另外几名学生扇耳光、被脚踹等行为。据报道,涉事学生所在学校介绍说,此事因双方女学生间为“找回面子”所致。目前公安机关已认定此事非校园欺凌事件,不予立案。

      作为一名孩子的家长,虽然自己的孩子一直被保护得很好,但看到类似的校园暴力视频时,笔者还是心痛不已、紧张不已。对于弱小、善良、无辜的孩子来说,当他们面对无法抗争的外在暴力时,内心该有多恐惧、多紧张;而未来,当我的孩子进入小学、中学后,她是否会得到足够的保护,是否会暴露于校园暴力的危险之下?我并不确定。这种紧张感不是学校承诺可以消除的,它取决于社会对此有没有总体性的制度保护。

      这一点,可以从个案的处理和应对中看出。遗憾的是,在以往关于校园霸凌的个案处理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制度层面的反思。对于已曝光的校园霸凌事件,当地总是习惯以危机公关的思维应对:一方面,把校园霸凌事件当成是一个需要应对的危机,而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各方想的是如何安稳地度过这个危机,而不是彻底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他们把转移舆论视线当成是危机应对成功的标准,只要这次危机暂时度过了,即使问题没有解决,也没什么关系,反正同一地方被曝光的概率极低,反正下一次即便有类似事件曝光,那也是别人的事情。

      于是,在校园霸凌事件的处理中,经常会出现舆情诉求和地方表态的反差。在公众看来,被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足够触目惊心,按照人们的生活经验,说其是校园霸凌一点也不为过,所以必须给予严厉的处罚;但是在地方看来,所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总是有过度描述之嫌,其实质不过是不懂事的小孩子的打闹而已,只需加强相关教育即可。结果,不断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持续冲击着舆论的承受力,人们对学校等应对者的失望也在同步剧增;相反,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反而没有人关注,甚至人们连什么是校园霸凌都说不清楚——请问,认定标准在哪里?视频都如此暴力了,为何还不算校园霸凌?

      这是制度性思考缺失的必然结果。在校园霸凌的制度应对中,有三个层面的问题是必须梳理清楚的:校园霸凌的认定和预防体系是否存在;校园霸凌的应对和处理制度是否存在;校园霸凌的惩戒和教育机制是否存在。只有这三个层面的制度都完善了,人们才可能在一个校园霸凌事件发生时,心平气和地应对——制度会对这个校园霸凌事件作出应有的纠正。而不是担心校园霸凌事件在学校各方的遮丑心理中被掩盖下去,或者在各方的不知所措中被轻易地放过。如果真是这样,社会所面临的结果,只能是校园霸凌事件的层出不穷。校园霸凌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而且十分复杂。但即便如此,应对和解决校园霸凌问题的最好办法依然是完善相关的制度,并对个案进行制度性纠错。这是无法绕过的制度路径。唯有如此,一个触目惊心的事件才能成为严峻的现象,才能引起社会的真正重视,成为社会的公共议题。相反,如果在面对校园霸凌事件时,总是不把它当回事,或是总想着怎么撇清干系,那么校园霸凌现象就会一直存在并且恶化——个案的价值不过是瞬时的刺激罢了。无论是围观的公众还是处理校园暴力事件的各方,在新的校园暴力事件出现、曝光后,都应该追问一句:我们的制度完善了吗,我们拿什么保护可能面临校园暴力的孩子?他们是视频中被伤害的弱小者,也可能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3.校园霸凌会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阴影。无论是霸凌者、被霸凌者还是协助者与旁观者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导致其心理健康的扭曲。霸凌者会因为霸凌行为的得逞,逐渐强化自己的霸凌行为,并在价值观上形成错误的认知,即认为自己的这种行为没有过错,很好玩、很刺激;协助者和旁观者则主要是受到霸凌者的权力与地位优势的影响对其霸凌纵容,从而形成懦弱、依赖等性格特点;旁观者则会在自己没有揭发霸凌恶行的事情中产生长期的愧疚感和抑郁感。对于被霸凌者而言,会在霸凌者以及其他同学(协助者、旁观者等)面前更加自卑,导致学业成绩下降、逃课甚至退学等后果。同时,在之后的人际关系形成中会产生退缩、逃避等行为选择,最为甚者会造成自杀行为的出现。日本文部省在2015 年进行的2014 年霸凌事件和自杀事件的调查中发现:自杀的中学生中,有11.1%是由于其遭受到了校园霸凌。此项调查是在中学生自杀事件之后进行原因调查分析结果之上得出的结论,而与小学生和高中生自杀事件相比,中学生更容易因为霸凌而选择自杀。

      霸凌者或被霸凌者都会成为暴力行为者或发展为社会安全的危害者。一方面,相关数据表明,霸凌者在成人之后与其他青少年相比,更具有暴力倾向、缺乏同情心,且成人后的犯罪率要比其他人高于三成以上。另一方面,被霸凌者如果在心理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调适,则在日后容易导致对威胁与权力的过激反抗,从而成为下一个霸凌者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或者赢得自己的地位认可。此外,被霸凌者最后采取以暴制暴的形式进行反抗的行为也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校园霸凌扭曲了学校教育的本义,危害了校园安全。校园霸凌的形成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特质等相关,校园霸凌的存在与滋长则使得原本应该让人安心、静谧和令人向往的学校蒙上了一层阴霾。与此同时,校园霸凌也成为暴力等其他安全隐患之外的另一隐患。

      4.应对校园霸凌,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实到各个地、级、县、校级单位。目前,关于未成年人以及学校教育等进行相关的法律规定中,我国政府尚未涉及对校园霸凌相关的法律修订以及规则的制定。我国的教育法以及涉及未成年人的相关规定仍然处于逐渐完善阶段,而其中关于校园暴力等相关的法规成果也仅限于《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因此,我国政府不仅要在霸凌行为的确立标准上进行文件的制定和颁布,并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直至每个学校的针对校园霸凌的法规和规定。

      同时,成立针对校园霸凌的教育委员会与各地政府和每所学校建立相应的针对校园霸凌的预防和应急委员会,从而在“预防—应对—矫正”和康复辅导的教育和心理健康整个流程中做好管理工作。

      其次,教育研究领域应积极开展对于校园霸凌的专项理论研究以及教育法的相关制定和实施等相关研究。政策的制定需要教育学者在分析校园霸凌的成因、方式、预防、应对等方面开展体系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其提供理论和科学的数据成果,教育领域对校园霸凌的关注和研究也可以为人们科学合理地认知校园霸凌,使得教育者能以正确的方式指导学生尊重他人,从而使受教育者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对校园霸凌形成理性认知,懂得保护自己并不采取霸凌行为。

      最后,校长、教职员工与家长和当地居民应结成合作联盟,形成反校园霸凌的网络。反校园霸凌网络的形成可以使人们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及时发现、阻止校园霸凌的发生。学校校长、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应做好反校园霸凌的宣传工作,并在共同的努力下构建一个充满爱的校园。一些专家在霸凌行为的影响因子的分析调查中指出,良好的家庭氛围与校园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避免校园霸凌的产生。如我国台湾地区就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宣传中对校园霸凌的含义、构成与危害进行了漫画式的宣传,以容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构建着反校园霸凌的校园文化。

      5.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相关调查发现,最常被欺凌的人是那些“与众不同”的人,比如同性恋、第一代移民、不合群、肥胖、有色人种、有身体缺陷、单亲家庭等等,甚至连戴眼镜也能成为被欺凌的原因。

      同时许多研究也证明,欺凌加害者多遭受过家庭暴力,当看到父母暴力对待家人或者朋友时,孩子们也会得出“暴力=权力”的错误认识,从而从暴力压制他人中获得控制权甚至快感。因此,当欺凌一而再再而三得到“奖励”的时候,比如加害者因为欺负弱者而变成学校里广为人知的“强者”,或者由于学校管教不严,逃避了惩罚,加害者将会变本加厉。

      学业的压力、成绩的竞争也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影响。有专家指出,近年来韩国社会竞争激烈,学历文凭、个人能力至上成为衡量成功的主流标准,孩子从小就被以重考试、重成绩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所累,容易造成孩子有暴力倾向、缺乏法治观念等问题。这些加害者多数并非品质恶劣,多数情况,学生面对矛盾是因为沟通不畅,而采取了极端行为。

      随着公安部维护校园及周边安全八条措施的出台,校园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了舆论聚焦的热点。有专家认为,此举或许会对校园暴力产生震慑作用,但是校园安全是个综合工程,欲根除还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努力。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涉及校园安全的治安案件屡见不鲜,单单广州市2005年底3个月检查中,就查出打掉25个涉嫌学校、学生的作案团伙,破获刑事案129宗,治安案件276宗,抓到1214名犯罪分子。有学者分析,危及校园安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有师生自己产生的问题,但更多的是社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比如社会戾气、成人施暴行为在网络上的传播等都是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原因。因此,以警方之力,大力打击校园暴力,整治各种安全隐患,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仅仅如此,显然也是不够的。比如说,校园周边的非法摆摊、黑网吧,各种消防、交通隐患等问题,就不是公安部门一家所能解决的,需要更多的部门一起来共同努力解决。还有,如差等生、校园流失生问题,他们是制造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对于他们的教育,更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尤其是那些孩子的家长们。因为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正是他们的失教失管,或者是管教不当,让孩子们踏入岐途。

      6.事实上,校园欺凌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是不少国家中小学教育中的顽疾。韩国保健和社会研究院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在韩国9岁到17岁的儿童里,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有过遭受校园暴力的经历,每五人中有一人曾实施过校园暴力。韩国政府分别于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连续出台了预防和治理校园暴力对策方案,并开通了举报校园暴力的24小时电话117热线,将学校周围二百米内设为警察负责区,并加强学校周围安全巡逻。韩国政府和民众认为,加强人性教育才能从源头上“疏”解引发暴力的诱因。2014年12月29日,韩国国会通过了《人性教育振兴法》,正式以法律形式规定人性教育成为韩国幼儿园及中小学的必修课,韩国也成为世界上首个推行义务人性教育的国家。韩国还引入由芬兰土尔库大学开发研究的创新型校园暴力预防项目,包括心理咨询、艺术治疗、角色扮演等。这一项目原定于明年面向韩国小初高普及。

      日本政府去年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在为期6 年的追踪调查中,近九成学生曾遭遇校园欺凌,形式包括集体孤立、无视、说人坏话等。为了应对频繁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日本国会在2013年通过了《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学校教职员工接受相关培训,还将应对校园霸凌的表现纳入教师的评估系统。日本不少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设立了“校园欺凌问题对策委员会”等第三方机构。当学校中发生因校园霸凌问题而出现自杀等严重事态时,该机构具有自行调查的权力,对校园霸凌事件进行调查,防止学校或教育部门牺牲学生的利益。

      在美国,校园欺凌情况严重。调查显示,大约1/4的学龄孩子为长期受害者,大约30% 的孩子牵涉欺凌事件,不是加害者就是受害者。美国从2000年以来开始立法严厉惩处校园欺凌行为,目前,全美约有45个州颁布了《反欺凌法》。这些法律要求学校职员见到欺凌行为时必须立即报告和干预,调查并惩罚加害者,通知家长,并需要提供心理咨询援助,预防欺凌升级到枪击。美国还设有专门的反校园欺凌网站和各类预防欺凌、研究欺凌的机构,很多公益组织和专家也参与其中。除此之外,美国近年来也向部分州的学校派驻警察,警察除了维护学校秩序外,还负责督学工作。

      澳大利亚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公立学校平均每周公布的校园欺凌现象就有60多起。

      2003年,澳大利亚相关政府部门根据常见的校园欺凌、暴力、骚扰等问题,制定了《国家安全学校框架》(NSSF)。这是澳大利亚及全世界第一份国家级别的安全学校建设指导政策。它不仅以法律为前提,更强调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团体和民众的参与和全方位的合作,提供评估标准以及提供关键措施和实施策略,帮助解决安全学校建设遇到的实践操作问题,框架分别从学生群体、教师群体、学校管理层、校本政策、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等9个方面制定了安全校园建设的核心标准。

      【考点分析】
      一、分析原因模拟试题:

      根据背景资料,分析校园霸凌产生的主要原因。

      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200字。

      参考解析:

      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结构缺失、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家庭教育不科学等,都将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2.校园文化影响。学校法制教育缺失,重智轻德,造成学生法治观念淡漠。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在被否定之余,往往期望从其它冒险行为中找到自尊、认同。

      3.不良传媒的误导。宣扬迷信、凶杀、淫秽等暴力落后的不良媒体层出不穷,网络的急速发展也使不良文化传播得更快、更广。

      二、提出对策模拟试题:

      根据背景资料,结合实际情况,请你提出解决校园霸凌问题的有效建议。

      要求: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不超过250字。

      参考解析:

      1.加强家庭教育。父母要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并时刻注意端正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2.强化学校管理。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严格处罚,及时有效纠正学生不当行为。

      3.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遏制不法行为,并为受害者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

      4.加强对网络媒体监管。综合运用行政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技术措施等多种手段杜绝不良内容的传播。

      三、热点范文

    对校园暴力不能只停留在道德层面谴责

      浙江省庆元初中几名学生将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关在黑屋子里暴力殴打,并用香烟头将其烫伤。对于公众来说,这样的场面一点都不陌生。近些年,时常有校园暴力案件通过网络持续发酵,引发公众热议。

      依据现行法律,此类事件多以严肃批评教育、责成家长严加管教作结,这也是很多未成年人对施以暴力不以为然的主要原因。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行为在法律定性上不过“小事一桩”。前不久,一群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因为群殴同学而面临最高终身监禁的新闻被广泛传播,而当事人之一翟云瑶直到出庭时还没弄清自己所犯罪行的严重性——在她看来,这不过是在校园里司空见惯的学生恶作剧或打群架之类的小事。

      把殴打和伤害视为“恶作剧之类的小事”,这便是国内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也是其始终无以得到遏制的真正原因。当下最大的问题在于,因为立法缺失、惩戒机制缺失和教育机制缺失,校园暴力问题并没有上升为法律议题,而仅仅停留在道德层次。正因如此,围绕“校园暴力”干预的一系列机制,也处于相当滞后的地步。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没能有效地履行自身的责任,校园暴力甚至校园犯罪行为也因此日益严重。

      对比于国外的做法,如果不能做到导向上的纠偏,校园暴力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同样的群殴行为,在美国加州会被定性为“酷刑折磨”重罪,对酷刑的惩罚是判处终身监禁,并处最高1万美元罚金,施暴者接受处罚的地方是法院,而在国内执行者却是“家长管教”。

      同样都是面对未成年人,都具有保护的天然责任,然而在最后的处理方式上却差距悬殊。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教育惩戒功能丧失后,催动了畸形心理的自由萌发,使得丑陋和猥亵都变得无所畏惧。因此,除了要求学校必须承担应有的教化功能之外,赋予其必要的惩戒功能依然十分重要。若是教育的权威无以树立,学生就不会心存敬畏。同时,虽然法律不是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成功途径,但通过完善的立法和增加其惩戒力,对青少年学生起到提醒作用,同样属于法治建设的题中之义。此外,通过立法对家长、老师和学校的责任进行明确,让他们真正发挥教育、提醒和干预作用,同样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校园欺凌作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在国内有着特殊的表现。只有将校园欺凌上升到社会问题的高度,在提高重视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入手解决导向问题,由单纯的道德议题上升到德法并举的层次,才能辅以综合性手段以达到社会共治。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招录公告】【职位查询】【考试大纲】【每日一练

    历年考试题】【时政热点】【图书教材】【演练模考

    资料下载】【网校课程】【笔试课程】【综合答疑

      ——推荐阅读——

      招录信息——2021安徽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查询|考试大纲

      考生通道——2021安徽公务员报名|准考证|历年试题|备考咨询

      教材资料——2021安徽公务员图书教材|时政热点|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1安徽公务员笔试课程|网校课程|直播讲座

      以上是2017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校园霸凌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图小乐)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省公务员职位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0安徽省考30天陪考计划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题下载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