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备考资料试题|面授课程网校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博微信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公务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药品安全(2)

    2012-09-17 09:02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安徽人事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安徽人事考试网考试动态信息: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药品安全(2)。更多关于申论,申论热点,国家公务员,公务员考试,2013国家公务员,安徽人事考试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育(anhuihuatu)认证号和交流群(国家公务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原因分析:

      一、利益驱动。

      药品是与公众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药品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在成本低廉和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商家和小作坊不惜铤而走险,非法制造假药,不仅如此,不法商家的造假手段也在逐步升级。刚开始,制假手法多是换换标签,把低价药换成高价药;或是减少有效成分,添加淀粉等无害成分,以增加药品数量;再或者以次充好,用药效较差的低价成分替换药效较好的高价成分,从中牟利。总体来说,制假的通用原则是“安全无效”,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多的伤害。但近年来,药品制假的手段却越来越恶劣:用化工用品或日用化工级别的产品代替药用级别的产品;收购真药包装材料,利用低档原料药、过期药等自行灌装、勾兑,生产成假药;还有制假者为增强药效,添加国家严令禁止、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成分。制假种类也在不断扩大,从处方药到保健药,从口服片剂到注射针剂,从中草药到西药,从国产药到进口药,可谓应有尽有,这些假药轻则贻误患者病情,重者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身体损害,甚至直接危害服用者的生命。

      二、医药制度不合理。

      众所周知,“以药补医”是我国众多公立医院的一种不合理的制度,药品价格经过多个环节的流通到达消费者手中已高出出厂价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但是,这部分虚高的价格主要是在流通环节中产生的,生产药品的商家出厂价格是由政府指导定价的,近年来我国逐步实行集中招投标的药品采购制度之后,药品出厂价格成为决定药品畅销与否的关键因素,甚至成为药品企业生存的重要砝码,降低成本成为所有制药企业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旦降低成本的压力被传递到原材料的环节,假冒伪劣就必然会出现,一些正规厂商也有可能参与到制假当中,甚至成为“制假大户”。

      三、监管不力。

      药品监管体系制度漏洞明显。从监管角度看,药品监管体系制度漏洞明显,造假行为被一再隐瞒和纵容。从2008年起,药品监管体制从“中央垂直管理”变为“地方负责、部门协管”,各级药品监管部门由地方政府负总责,国家药监局由“领导”变为“指导”。从某种角度来讲,地方负责”便于监管到位,缓解各级权责矛盾,但是“地方负责”削弱了监管效力,在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各级药品监管部门难以发挥作用。药品的检测一般包括药企在药品出厂时的自我检查外和药监系统还会在药品出厂时及出厂后等环节进行抽检。这些检查,因为有事先通知,药企应付易如反掌。在一些地方还因为技术、人力等条件限制没有符合规范的药品检验机构。正因为监管的不到位,企业才为了降低成本,敢于铤而走险,违法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药品。

      四、企业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失。

      不少企业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缺乏,不能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不能真正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作为自己毫不动摇的价值所在,只为自身的利益,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在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药品生产上,不惜冒险制假造假,导致大量假药在社会上泛滥,既破坏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规则,造成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造成了不良影响,更让消费者产生了强烈的消费焦虑心理。

      对策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制假违法成本。

      建国以来我国的医药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在促进药品生产、提高药品质量、满足医疗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合理的药品价格机制、预防医药****、及对药品辅料的标准等一些具体的细节要求上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医药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的管理,从源头上确保药品的质量。制假造假如此猖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医药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违法成本太低。我国《药品管理法》对制假造假药品的惩罚力度是不够严厉的,比如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规定“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未造成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制售假药违法犯罪分子只能处以3年以下刑期,究竟何种危害算是“严重危害”,这个界定不是特别清晰,因此即使被调查出非法制假,被判刑期短且缓刑的几率非常高,因此也有人称制假药“有贩毒的利润,没有贩毒的风险”。因此,切实加大对药品流通、销售、使用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药、劣药行为,加大违法犯罪行为的成本,让那些不法企业和个人得不偿失,再也不敢生产销售假药、劣药。

      更多考试信息资料请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辅导课程】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

      【申论热点】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

      【国考汇总】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专题汇总 

      ——相关阅读——

      2021国考公告 职位查询 职位下载

      2021国家公务员报名时间 报名入口

      历年国考分数线及职位查询 冲刺密卷

      2021国考图书 备考资料 笔试试题 

      2021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 网校课程

      2021国考备考咨询 微信交流 QQ群

      以上是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药品安全(2)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翟慧琴)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2021国考考前冲刺密卷
    2021年国考行测万人模考(第十一季—市地级)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题下载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搜索 畅言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