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公务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网课图书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3月17日)

    2020-03-17 09:38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安徽华图 安徽公务员考试QQ群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安徽华图考试动态信息: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3月17日)。更多关于2020公考,行测练习,文章阅读,安徽华图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公务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育(anhuihuatu)认证号和交流群(省考公务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3月17日)

      和谐原本是指一种事物之间搭配合理与匀称的关系。社会和谐则是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协调状态。而所谓法律上的和谐,则是指构成社会的所有主体在法律框架下为了共同利益和各自利益所构建的一种平等、互助、互惠的稳定关系以及在关系变动时的相安无事。而要建构这样一种社会和谐必须处理好政府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自然三种关系。

      首先,社会主体必须是平等和自由的。社会主体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各种差异,如性别、职业、种族、贫富等等,但其人格上又都是平等的,意志上都是自由的,因而不存在高下之分。没有主体之间的平等,任何关系的建构不可能出于自愿、出于理性,也都无法维系长久。

      其次,法律上的和谐必须以实现权利为主要内容。法律意义上的社会和谐不是通过对权利的压抑,而是通过义务方式来实现的,相反它为所有主体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最大的空间。重视权益,甚至是重视大多数人的权益,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并非难事;但如果忽略了对少数人和社会困难群体权益的关注,公平就会丧失,社会主体之间的和睦与互助同样无法实现。

      再次,尊重他人的价值,尊重他人的权利,才能保证自己的尊严和权利。也就是说只有互惠才能带来互助,才能带来主体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长久。而互惠需要妥协和理性。反之,任何情绪化的东西,任何单向度的思维模式都容易使人际关系走向极端和对立。

      此外,诚实与信用是社会的黏合剂,正是在诚实与信用的前提下,人们才对人际关系、对未来充满了预期;反之,离开了信用,人与人之间就无法和睦相处,维系社会安全的成本就会成倍加大。

      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法治是必然要求。法治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具有普遍性、被民众事先所知晓、可预见性、可行性、权威性、稳定性等特点。现代法治也已经找到平衡各种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手段。而现代法治注重通过国家的公共服务对那些公开破坏公平正义、破坏社会和谐的违法犯罪者给予惩罚,加大对受到损害的社会主体权益的及时补偿,使紧张的社会关系及时得以恢复,不仅可以消除彼此的对立,还可以帮助受到伤害的社会主体得以维系生存。

      总之,由法治而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公平、正义,稳定、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由法治而实现的社会和谐才能长久地被维持。

      ——侯欣一《法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删节,载2006年4月15日《光明日报》。

      1.1.以下有关社会主体平等和自由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保障人格、意志与智力在法律上的平等是实现社会主体平等的前提

      B.部分社会主体率先实现平等与自由是实现全部社会主体平等与自由的重要前提

      C.由教育差异造成的社会主体职业差异不影响社会主体的平等与自由

      D.社会主体的平等与自由是有前提的,是自愿而理性的

      1.2.法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机制。以下各项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法治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决定了法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机制

      B.现代法治已经找到平衡各种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手段

      C.现代法治实现了社会主体的平等和自由

      D.现代法治通过国家的公共服务不仅可以消除彼此的对立,还可以帮助受到伤害的社会主体得以维系生存

      1.3.以下推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法治的特点决定了民众能够事先知道国家提倡什么、允许什么、禁止什么

      B.重视大多数人的权益,同时不忽略对少数人和社会困难群体权益的关注,才能实现社会主体之间的和睦与社会公平

      C.妥协和理性能够保证自身的尊严和权利,实现人际的互惠

      D.注重惩罚破坏社会和谐的违法犯罪者是现代法治作为社会治理模式的实现

      我们的祖先使用货币的时代是很早的。在原始的交易场上,凡交易双方愿意接受的物品,都可以作为交换的媒介而具有货币的职能。而在所有的实物货币中,贝币的流通时间是最长的,流通的地域也是最广的。

      在没有成为货币的远古时代,海贝因人们喜爱而成为装饰品。《说文》:“婴,颈饰也。”这正是挂在妇女们颈上的用贝串成的“项链”。可以说,这是人类最古老的项链。

      在相当长的古代社会中,妇女一直是原始贸易的主要参加者,而海贝作为她们佩戴的贵重装饰品,经过她们之手成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那应是很自然的事。因此,贝币的产生和最初使用可能要归功于远古的妇女们。

      在汉字中,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如财、货、贸、费、赁、赊、赎、贵、赋、赐等等。由此可见贝币的使用在我国历史悠久。

      从出土文物和甲骨文材料中我们知道,我国殷商时代主要的货币就是贝。当时一般是把五个贝串在一起的,两串形成一个标准单位,称为“朋”。甲骨文有“易多女有贝朋”“光取贝二朋”“贝十朋”等的记载。商王将几贝朋送给臣属,便是一件大事,须占卜问祖先看看是否应当送,而收礼者必须铸铜器以示纪念。由此可知贝在当时是很贵重的物品,是财富的代表或结晶。

      周人取代商人而统治中原时,仍然使用贝币。在西周的社会经济中,货物交换发展,贝币的流通量日趋庞大。如殷代甲骨文中不过是“二朋”“十朋”的数量,而周代的金文中,“百朋”甚至“万朋”等数字就很常见了。个人的交往动辄即有百朋之数,社会上的交易之大自然可想而知,由于天然贝的来源有限,于是出现了各种仿制贝,即以贝为模本,用其他材料仿制而成。现已出现的有蚌贝、骨贝、石贝、陶贝、铜贝、金贝等等,其中,最有重大意义的是贝与铜的结合而产生的铜贝。因为它是同后代的金属铸币连在一起的。周代的铜贝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铜造货币。而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把铜贝发展为一种椭圆形的小铜币,中国的钱币学家称为“鬼脸钱”和“蚁鼻钱”,这是中国古代铜钱的滥觞。

      春秋时期,经济进一步发达起来,各种金属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并开始排挤贝币而取得统治地位。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贝币仍在流通,也仍然作为贵重物品而随达官贵人、富有阶层进入坟墓做殉葬品。

      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采取了法律手段统一全国货币制度,金属货币取代了原来繁多的其他实物货币,贝开始逐步退出流通领域,成为单纯的“器饰宝藏”,从而脱去了“一般等价物”的外衣,返璞归真了。秦始皇的措施,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1.

      下面对“贝币的产生和最初使用可能要归功于远古的妇女们”的依据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远古时代海贝因人们的喜爱而成为贵重的装饰品

      B.《说文》:“婴,颈饰也。”

      C.我国古代原始贸易的主要参加者是妇女

      D.用海贝串成的“项链”是古代妇女佩戴的贵重装饰品

      2.2.

      下列不符合文意的是( )。

      A.随着商品交易的发展,贝币的流通量日趋庞大

      B.各种材料的仿制贝应运而生并大量出现,弥补了天然贝数量的不足

      C.“鬼脸钱”和“蚁鼻钱”在楚国的出现是中国古代货币的滥觞

      D.世界上最早的铜造货币——铜贝的出现为后世的金属铸币开了先河

      2.3.

      下列对文章最后两段的内容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

      A.春秋时期,贝币在流通领域的统治地位被取代而逐步成为有钱人的殉葬品

      B.各种金属货币纷纷进入流通领域,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秦始皇用统一货币的法律手段,促使贝币逐步退出流通领域

      D.金属货币取代实物货币,从而使贝币又重新成为人们的“器饰宝藏”

      2.4.

      通览全文,对文意把握正确的一项是( )。

      A.贝币是我国出现的时间最早、流通的时间最长、流通的地域最广的古代货币

      B.在我国货币史上最具有重大意义的几个阶段是:贝币的出现,铜贝的出现,统一的金属币使贝币的返璞归真

      C.汉字中,与价值有关的字都用“贝”作偏旁,说明贝币在我国的使用历史悠久

      D.我国商代的主要货币是贝币,西周的主要货币是铜币,东周的主要货币是金属货币,而秦以后金属货币就一统天下了

      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C

      解析:

      C项可由第二段中职业差异、人格平等的意思来推出。题干所提问题可以找到文中对应处,即第二段。A、B项文中没有提及,D项表述与原文不符。

      1.2.答案: C

      解析: 由文中第三段最后一句“但如果忽略了对少数人和社会困难群体权益的关注……社会主体之间的和睦与互助同样无法实现”可知C项说法错误。

      1.3.答案: D

      解析: D项表述与原文不符,文中说“现代法治注重通过国家的公共服务对那些公开破坏公平正义、破坏社会和谐的违法犯罪者给予惩罚”,故D项说法错误

      2.1.答案: B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B项只是说明了《说文解字》中有以海贝项链来做饰品的记载,与“贝币的产生和最初使用可能要归功于远古的妇女们”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

      2.2.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原文中指出“鬼脸钱”和“蚁鼻钱”是中国古代铜钱的滥觞,而不是C项中所说的“中国货币的滥觞”,这属于偷换概念,故C错误;文中第六段提到了货物交换发展,贝币的流通量日趋庞大,故A正确;第六段中提到贝币的流通量日趋庞大,天然贝的来源有限,于是出现了各种仿制贝,即以贝为模本,用其他材料仿制而成,故B正确;第六段同样提到“最有重大意义的是贝与铜的结合而产生的铜贝。因为它是同后代的金属铸币连在一起的。”也正是因为铜 贝的出现,开创了金属钱币的先河,因此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2.3.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A项中“逐步成为有钱人的殉葬品”表述错误,原文中是“也仍然作为贵重物品而随达官贵人、富有阶层进入坟墓做殉葬品”,也就是说贝币原来也是可以作为殉葬品的,而不是后来才转变成的;B项“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文章中没有涉及;D项中“重新成为”的表述不当,原文中指出“贝币”逐步退出流通领域,成为单纯的“器饰宝藏”,也就是说其实贝币一直也都是可以作为“器饰宝藏”的;C项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故正确答案为C。

      2.4.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总结全文的脉络,通过对贝币、铜贝、铜币、统一金属货币等币种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来阐述了中国的货币发展。A、C两项都只涉及了贝币的有关内容;D项描述了各种形式的货币与朝代的对应关系,但没有体现出其存在的历史发展;B项表述全面概括,体现了货币的发展历程。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招录信息——2021安徽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查询|考试大纲

      考生通道——2021安徽公务员报名|准考证|历年试题|备考咨询

      教材资料——2021安徽公务员图书教材|时政热点|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1安徽公务员笔试课程|网校课程|直播讲座

      以上是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3月17日)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admin)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2020年安徽公务员面试课程
    2020年省公务员面试红领培优课程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题下载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