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2018全国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初中语文《论语》十则

    2018-11-07 16:01 安徽教师招考网 来源: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考试动态信息:2018全国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初中语文《论语》十则。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资格证国考,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教师考试团(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2018下半年安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已结束,即将到来的就是教师资格证面试,为帮助更多考生积极备考2018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为你准备2018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练习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加入2018安徽教师资格考试交流群:623128687 ,关注安徽华图教师官方微信(教师考试团:jiaoshitest)! 点击下载教师在线APP, 更多免费网课等你来学!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论语》十则教案

      >>>2018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成绩查询入口

      人教版 语文 七年级 上册 《论语》

      课题:《论语》十则

      课时:两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准字音,明确字义:愠、罔、殆、谓、哉、焉等。

      能力目标:准确诵读课文,并在理解每一则语录的基础上背诵及默写课文。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十则语录的深刻内涵,带领他们学习古人高尚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

      1、字词。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等自行理解、记忆。

      2、语句。引导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翻译并准确表达每则语录,学习古人可贵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或为人处事等。

      三、教学难点

      在理解字词,懂得翻译的基础上,能像古人做的一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语文第二单元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了。

      问1:还差哪一篇课文没有讲呢?(让同学生回答《论语》)

      问2:没错。那大家看一下课本,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与我们一二单元学过的课文中,形式是不是很不一样?(让学生回答形式是文言文)

      问3:对,就是文言文。很多同学很怕文言文啊,觉得根本看不懂它在讲什么,但是,要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可不是白白度过的,我们那些先辈,那些古人的智慧,可厉害着呢!要是能学到一些,那受益的肯定是我们吧?

      所以,我们今天就好好学一些我们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说的话,看看他是怎么教育他的弟子的。下面,大家跟着我来朗读,同时把自己不会的字词画下来,边读边思考:到底论文中《论语》十则都讲了些什么呢?

      (二)集体通读,整体感知

      以领读的方式,由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则一则地读,读完继续下一教学环节。

      (三)孔子及《论语》简介

      好的,课文读完了,不过,在正式进入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他还被尊为“圣人”,他的学说成了封建文化的正统,甚至被认为“半部《论语》治天下”,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四)精读课文,分则讲解

      《论语》十则的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也很有特色——语录体,对吧?大家都知道什么叫语录体吗?

      当然,大家一定还有很多疑问,比如还是有些字词的注音和解释不懂,还是不太理解古人说的话到底有什么深刻含义对不对?没关系,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解答。先看第一则。

      第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疑难字词

      ①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②时习:时常地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③朋:名词,朋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④说(yuè):通“悦”,愉快。

      ⑤人不知: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⑥愠(yùn):生气,发怒。

      ⑦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而”的用法

      ①“学而时习之”:“而”是连词,表顺接。

      ②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②“人不知而不愠”:“而”表转折,相当于“可是”、“但是”。

      3、翻译

      孔子说:“学了以后而又时常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会,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自己又不会恼火,不也是君子吗?”

      4、讲解

      ①“学而时习之”中,孔子特别强调“习”的重要和乐趣。“习”不仅指巩固所学,而且指要能悟出新意。(第一则完后,跳到第三则先讲)

      ②“有朋自远方来”,为何而“乐”?(“乐”因:切磋学问和修养道德。)

      ③“人不知而不愠”句中,怎样理解“君子”的内涵?(我们听过“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句话,由此可见君子有一个特点,那是什么呢?——有修养。问学生:什么样的人才会动手打架?孔子所说的“君子”很显然是有修养的,“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他,他也不跟别人争得面红耳赤。这种做人的态度,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呢?)

      5、小结

      这一则语录中,“学而时习之”讲的是学习方法;“有朋自远方来” 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切磋学问和修养道德;“人不知而不愠”讲的是个人修养的问题。

      6、板书(简要提醒学生记下破折号右边对应的即可)

      学而时习之——学习方法

      有朋自远方来——学习乐趣

      人不知而不愠——个人修养

      第三则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刚才我们讲了“习”的方法,不仅指巩固所学,而且指要能悟出新意,跟第三则谈到的意思很相近,我们就先看第三则。

      1、疑难字词

      ①“故”:“旧”,与“新”相对,此处引申为“旧有的”、“原来的”。

      ②知:领悟。

      ③可:可以。

      ④以:凭借。

      ⑤为:作为。

      2、翻译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却能有新的领悟,这样的人便可以做老师了。”

      3、讲解

      大家知道吗,外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叫艾宾浩斯的,他做的研究表明:人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随后趋于平稳。所以,我们同学复习时最好能在遗忘大量开始前进行,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看课文,几千年前的孔子竟然也知道这个原理,还告诉我们:“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掌握牢固了,还不容易领悟出新的知识吗?所以啊,同学们在能力范围内,最好反复思考、定期复习,这样容易有所心得,有所体会。这么好的一个方法,大家如今学了一定要会运用才不浪费哦。

      4、小结

      这一则说的还是学习方法,指出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能领悟新的知识。在这里,“温故”和“知新”并重,强调新旧交替的连续性。

      第四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大家猜一下:把一块铁放在门口,那么铁就会生锈;那如果把一块金子放在门口,金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答案是:被偷走!)这是一个笑话,但通过这个笑话我们也能看出:铁放久了不用,甚至任凭它风吹日晒,后果将会怎样呢?没错,只能生锈,没用了。有一句老话说:“刀不磨不生锈,人不学会落后。”呵呵,当然,现在我们有不锈钢刀啦。不过,这老话也有它的道理,什么道理?——大脑就像刀一样,不开动脑筋,就会生锈呀。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可他为什么能发明那么多东西呢?答案很简单:他积极思考!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现在我们看第四则论语

      1、疑难字词

      ①罔(wǎng):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②殆(dài): 有害。

      2、翻译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3、讲解

      这两句都包含了“学”和“思”两个字。“学”当然是指学习,“思”则是指思考。我们从孔子这句话必须认识到“学”与“思”的关系。我们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赶紧思考,然后想办法解决,千万不能越积越多,否则日子久了,想不迷惑都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学而不思则罔”。

      那“思而不学”呢?爱迪生在青年时候,曾经流浪过一段时间,可是他并没有放纵自己,不理世事。相反,他一直努力读书、做实验、研究和工作。倘若他空有满脑子奇思妙想,却不懂实践操作,又怎么能做出奇妙的发明呢?流浪期间不再思考,不再动脑,对他个人,还是社会都是有害的,是不是?把爱迪生的例子套到孔子另外半句话上,就是“思而不学则殆。”

      这样说,大家理不理解了呢?

      4、小结

      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态度,说明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在学习上,必须注重“学”与“思”的关系,不能只偏重其一,光“学而不思”,或“思而不学”。

      第五则 子曰:“由诲汝(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1、疑难字词

      ①诲(hùi):教导

      ②女(rǔ):同“你”,人称代词。

      ③知(zhì):通“智”,明智。

      ④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⑤乎:语音助词。

      2、翻译

      孔子说:“由!教导你的内容都知道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啊!”

      3、讲解

      为什么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我不知道可别人知道,我多不好意思说出来啊!一说别人就知道我比别人笨啦!所以自己不知道的,不能说不是不更好吗?可孔子为什么教导我们要老实承认自己“不知为不知”呢?

      明确:所以我们要“不耻下问”(下:指任何行业、任何人,只要在某一方面比我们强,向其请教能使我们有所裨益的都行)。那么,对于我们知道的东西呢?是不是要大家一起分享呢?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互相交换,那我们就有两个思想。”别人不知道,我们更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教给别人对不对?好东西就是要一起分享!

      好,按照这个意思,孔子另一句话怎么表达呢?我们来看第七则。

      4、小结

      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态度,说明言行要谨慎,不要太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诚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

      板书

      不知:不懂装懂——不耻下问

      × √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1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1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2021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1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1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历年考情--2021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以上是2018全国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初中语文《论语》十则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2018全国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初中语文《论语》十则】来源于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为准!

    (编辑:刘冰清)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