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2018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语文之新课程标准知识备考指导上

    2018-05-09 20:08 安徽教师招考网 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安徽教师招考网考试动态信息:2018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语文之新课程标准知识备考指导上。更多关于教师招聘备考资料,教育综合知识备考资料,安徽教师招考网,安徽,安徽教师招考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教师考试团(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据历年考试流程推算,2018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公告|职位表会在5月下旬发布,为帮助更多考生积极备考2018安徽教师招聘 考试,安徽教师招考网为你准备2018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练习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加入2018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交流群:539029404。最新招考,海量资料,在线网课,关注安徽华图教师官方微信(教师考试团:jiaoshitest)!点击下载教师在线APP,更多免费网课等你来学!

      2018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语文之新课程标准知识备考指导(小学上)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自2014年开始实行统考,而从考试大纲以及这两年的考试题来看,考试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固定。主要内容包括,语文基础知识模块(字、词、句、阅读以及作文);高等教育模块(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以及儿童文学史);新课程标准模块(新课标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总目标、阶段目标、案例分析以及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模块在安徽省的教师招聘考试试卷中主要有三大题型,分别是:填空题和判断题和简答题。鉴于此模块内容涉及比较多,今天,华图教师先将2014至2017年这4年涉及到新课程标准部分的考试题作如下展示:

      一、填空题

      【统考2014 安徽】

      1.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 的综合性和 课程。

      (2)语文课程目标从 、 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统考2015 安徽】

      2.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 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能具体明确、 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4)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

      【统考2016 安徽】

      3.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 之间对话的过程。

      (2)朗读要提倡自然,摒弃 的腔调。

      (3)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

      【统考2017 安徽】

      4.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语文课程标准应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态,突出评价的 和 功能。

      (2)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 、表达和 的能力。

      (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 。

      二、判断题

      【统考2017 安徽】

      1.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要“多认多写”,让学生把汉字写正确,写规范。( )

      【统考2017 安徽】

      2.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

      【统考2017 安徽】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

      三、简答题

      【统考2014 安徽】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4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请简要写出。

      理念一:

      理念二:

      理念三:

      理念四:

      【统考2015 安徽】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除了“识字与写字”外,还提出哪四个方面的要求,请简要回答。

      【统考2016 安徽】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对课程性质做了怎样的规定,请简要回答。

      在安徽省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新课程标准模块的填空题和简答题以及判断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考察的越来越细致,所以同学们在背完大框架的情况下还需要记忆内部的细节。最好能达到理解性的记忆。

      面对这么多的内容,理解性的识记显得尤为重要,华图教师将对新课程理论大框架进行梳理,以便帮助广大考生提高记忆的效率。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性质

      前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三、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设计思路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3.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5.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三、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学段(7~9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三)写作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自2014年开始实行统考,而从考试大纲以及这两年的考试题来看,考试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固定。主要内容包括,语文基础知识模块(字、词、句、阅读以及作文);高等教育模块(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以及儿童文学史);新课程标准模块(新课标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总目标、阶段目标、案例分析以及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模块在安徽省的教师招聘考试试卷中主要有三大题型,分别是:填空题和判断题和简答题。鉴于此模块内容涉及比较多,今天,华图教师先将2014至2017年这4年涉及到新课程标准部分的考试题作如下展示:

      一、填空题

      【统考2014 安徽】

      1.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 的综合性和 课程。

      (2)语文课程目标从 、 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统考2015 安徽】

      2.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 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能具体明确、 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4)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

      【统考2016 安徽】

      3.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 之间对话的过程。

      (2)朗读要提倡自然,摒弃 的腔调。

      (3)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

      【统考2017 安徽】

      4.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语文课程标准应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态,突出评价的 和 功能。

      (2)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 、表达和 的能力。

      (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 。

      二、判断题

      【统考2017 安徽】

      1.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要“多认多写”,让学生把汉字写正确,写规范。( )

      【统考2017 安徽】

      2.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

      【统考2017 安徽】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

      三、简答题

      【统考2014 安徽】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4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请简要写出。

      理念一:

      理念二:

      理念三:

      理念四:

      【统考2015 安徽】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除了“识字与写字”外,还提出哪四个方面的要求,请简要回答。

      【统考2016 安徽】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对课程性质做了怎样的规定,请简要回答。

      在安徽省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新课程标准模块的填空题和简答题以及判断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考察的越来越细致,所以同学们在背完大框架的情况下还需要记忆内部的细节。最好能达到理解性的记忆。

      面对这么多的内容,理解性的识记显得尤为重要,华图教师将对新课程理论大框架进行梳理,以便帮助广大考生提高记忆的效率。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性质

      前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三、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设计思路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3.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5.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三、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学段(7~9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三)写作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8.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5.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6.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以上就是华图教师对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理论前三个模块的梳理。最后,华图教师愿广大考生认真备考,充分准备,顺利圆梦!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8.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5.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6.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以上就是华图教师对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理论前三个模块的梳理。最后,华图教师愿广大考生认真备考,充分准备,顺利圆梦!

      ——相关阅读——

      2018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公告  考试大纲

      2018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职位表  报名入口

      2018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培训辅导  备考资料

      2017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职位表查询系统

      海量华图网课免费听   海量备考资料免费拿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1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1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2021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1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1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历年考情--2021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以上是2018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语文之新课程标准知识备考指导上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2018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语文之新课程标准知识备考指导上】来源于安徽教师招考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教师招考网为准!

    (编辑:刘冰清)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