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备考资料试题|面授课程网校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博微信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公务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2018国考申论考前30分申论预测2 网络群体心理

    2017-12-05 09:26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安徽华图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安徽华图考试动态信息:2018国考申论考前30分申论预测2 网络群体心理。更多关于2018国考,国考申论考前30分,申论预测题,安徽华图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育(anhuihuatu)认证号和交流群(国家公务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为2017年12月10日,各位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复习。安徽华图为你准备2018国考申论考前30分,希望对正在冲刺的你有所帮助!!欢迎加入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372584810。最新招考关注安徽华图官方微信(世纪青年:anhuihuatu)!2018国家公务员备考视频资料,让你看清风向标,更好的应对国考!

    2018国考申论考前30分申论预测2  网络群体心理

      一、话题介绍

      【内涵】

      群体心理是指群体成员在进行共同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在这种模式下,成员的个体心理特征消失,感情和思想转向同一方向。由于互联网具有覆盖广、传播快、更新及时的特点,一旦网络热点形成,各种舆论就会交织在一起,排山倒海而来,一些善意或非善意的言论还能“脱颖而出”,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这种舆论趋同反映的就是网络群体心理。

      【典型代表】

      网络暴力、抢盐风波

      【特征】

      1.冲动易变,缺乏理性,表达随意而不负责

      群体通常不会做预先的策划安排,往往会情绪压倒理性、盲目冲动代替思考,甚至倾向于在社会事件来临时发泄自己的怨气,当舆论风向发生变化,又会快速转换抨击对象。

      2.易受暗示,轻信谣言,缺乏辨别意识

      群体成员彼此间通过暗示、情感传染等加快了无意识个性的显现,个人会迅速归顺集体思想,个人意识会迅速被集体意识取代,而且人们会立即将接受暗示的思想外化为成自身行为趋向。

      3.极端的道德信仰,乐于充当舆论审判者

      群体不时树立起崇高道德行为的典范,他们都以公平正义为道德信仰,并不顾一切地想达到它。这种极端的道德信仰会迅速传染,获得认同并形成群体压力,对持不同意见者进行施压和攻击。

      4.情绪夸张而简单,惯于放大事件

      群体中的某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是传染性暗示过程的起点,在暗示和相互传染的推动下,一个人编造的奇迹,立刻就会被所有的人接受。这种夸张而简单地情绪往往是最为容易传染的,毕竟其中富含的信息极为简单且大多极力迎合人们的心理期待。

      【促成因素】

      1.“无名氏”的独特身份

      即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在匿名的前提下,作为群体中的一员,网民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空间,隐藏在群体中使他们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因此凭借匿名性和群体的力量,会滋生出力量膨胀的心理和毫无顾忌的随意。

      2.群体领袖“功不可没”

      名望是某个人,某本著作或某种观念对我们头脑的支配力。这是一种难以抗拒的力

      量,会完全麻痹人们的批判能力,人们会欣然接受其思想和观点。在网络群体事件中,有名望的往往是网络红人,如微博上拥有数千万粉丝的大V 们,他们在网民群体中有很高的关注度,他们的发声会对数以万计的人们的意见产生重要影响。

      【应对策略】

      1.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

      通过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动向。在热点事件尚处于初级状态,通过公开相关信息或公布最新进展等手段给予及时、主动回应,满足网民关切,对舆情的进一步酝酿和发展起到有效抑制作用。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应加紧出台法律法规,界定网络言论责任和应承担的后果,以此约束网民不负责任的言论,规范网络群体的行为,降低网络群体心理发生的几率。另外,法律法规的执行对于重建网民责任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3.构建舆论引导网络

      构建由非政府组织(NGO)主导、政府参与的一种专门针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报道、跟踪、评论的网络协作平台,以此为舆论引导力量。政府可以只作为幕后资金支持者而不出面,但在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舆论宣传中必须接受和贯彻党和政府的宣传方针。

      4.公允、均衡地促进各阶层利益和声音的沟通

      社会群体事件的出现,往往与社会中不同群体的矛盾缺乏沟通有关。社会转型期,尤其需要公允、均0衡的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意见和声音。网络媒体作为自由而有活力的自媒体,是能够也应当承担起这种沟通的桥梁作用。

      【知识拓展】

      沉默的螺旋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教授在《沉默的螺旋》一书中提出。

      具体内容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二、写作素材

      “给定资料”中提到“可惜的是,数次抢购风潮及其他社会事件,似乎都在说明,利用‘科学’生活的中国民众,‘骨子里仍然没有科学的思维和态度’。”请结合对这句话的思考,参考

      “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内容充实,语言畅达;800-1000字。

      参考文章

    国民科学素质的稀缺品:科学精神

      科学一词传入中国已百余年,现代科学经数代人的努力在中国的发展正空前昌盛;科普活动也已经开展了四十年,国民科学知识水平同样得到了普遍提高。但在这科学最为昌明的现代中国,“神医”大行其道,“活佛”泛滥成灾,既有“非典”板蓝根的跟风,又有辐射屯食盐的闹剧,科学思维的稀缺越发显的值得关切。

      国人缺乏科学精神在于缺乏自觉的辨别意识,即缺乏独立判断的理智和思考。历数新世纪以来的大型社会事件,反科学式的跟风占据了重要戏码,我们目睹、经历甚至参与过太多的反科学、伪科学的现象,而驱使人们相互推波助澜的有对于变电站和手机基站辐射致癌的笃信,有对PX致癌的恐惧。可悲的是这种笃信与恐惧并不是民众的理性判断,而多是未经求证之下的情绪化表达,是在没有了解缘由,没有分辨真伪的情况下做出的从众之举。而这种不加以辨别、不深入思考的言行却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不仅对于当事人并无实际好处,更会破坏社会理性,传播反智反科学的言论,阻碍民智进化。

      国人缺乏科学精神还在于缺乏求真意识,即缺乏探索验证的态度和习惯。这里所提及的求真并非是指追寻真理的终极追求,而是指探寻事实,理性客观地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邻避效应”当前正困扰着各大城市,可是仔细梳理民众的诉求却不难发现一个咄咄怪相:民众反对的理由都是“致癌”。我们的市民在面对这样的主张时,鲜有主动了解查询事件本源、事物真相的,甚至在最高学府的专业学子乃至专家学者出面澄清说明后仍然无动于衷、拒绝相信。如果将这种拒绝视为“塔西佗效应”的影响,那民众反应尚可以理解,但是民众在拒绝官方解释后却仍没有自己去寻找答案,验证真假。这种思考惰性和选择性相信正是缺乏求真意识的表现,更是诸多群体性慌乱的根源,绝不可放纵忽视。科学精神的养成、科学素质的提高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政府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们的积累仍然还不够,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发达的大环境下,科学知识普及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谣言传播的速度。有鉴于此,培养国人科学理性的思考方式,树立理性思维应是接下来科普工作建设的重点。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提升辨别求真意识为重点,必然能够引导国人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激浊扬清,在国人的心中培植出理性的科学之光。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招录公告职位查询考试大纲成绩查询

    历年考试题时政热点图书教材演练模考

    线上讲座网校课程笔试课程面试课程

      ——相关阅读——

      2021国考公告 职位查询 职位下载

      2021国家公务员报名时间 报名入口

      历年国考分数线及职位查询 冲刺密卷

      2021国考图书 备考资料 笔试试题 

      2021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 网校课程

      2021国考备考咨询 微信交流 QQ群

      以上是2018国考申论考前30分申论预测2 网络群体心理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图小乐)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2021国考考前冲刺密卷
    2021年国考行测万人模考(第十一季—市地级)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题下载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搜索 畅言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