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五)答案及解析
2014-06-25 10:34 安徽教师招考网 来源:安徽人事考试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安徽人事考试网考试动态信息:2014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五)答案及解析。更多关于教师招聘模拟题,教师招聘模拟题答案,安徽教师招聘,安徽人事考试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教师考试团(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2014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将于6月28日进行,考生们准备好了吗?为了助力考生积极备考,安徽人事考试网特为考生倾情呈现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卷五答案及解析,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2014安徽教师交流群:256699300。
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卷五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选A
【解析】出自《论语》,是孔子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意思是在读书的同时更加要善于去思考,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然而只是埋头苦思不进行书本知识的汲取,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得不得解决。
2.选B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是一种动物的生理现象。此题中观点均为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观点,故本题答案选B。
3.选A
【解析】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 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 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说明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选A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但循序渐进不是消极迁就学生,而是向学生不断提出高于现有水平又可以经过努力达到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
5.选C
【解析】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与习惯。
6.选A
【解析】1862年是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7.选B
【解析】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经常思考的是一些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8.选C
【解析】略
9.选C
【解析】德育目标不仅决定着德育内容、形式、方法,也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10.选A
【解析】中小学在各科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讲解法。
11.选B
【解析】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感知,所以题干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12.选C
【解析】泰勒是“课程评价之父”、“教育评价之父”。
13.选C
【解析】校本课程也就是学校课程,它最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
14.选A
【解析】教师面对的群体是学生,学生是不成熟的,喜欢模仿人,所以教师这个职
业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15.选A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16.选B
【解析】心理的能动性表现在人脑不仅反映客观现实的外部特性,并且经过抽象与概括,而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只有掌握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才能使人的行动成为自觉行动,进而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
17.选D
【解析】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题干符合联觉定义。
18.选A
【解析】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是指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以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如对无意义音节、地名、人名、历史年代等的识记。这种识记具有被动性,但它能够防止对记忆材料的歪曲。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它是学生识记的主要形式。在意义识记中,理解是关键。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但不能因此就否认机械识记的价值和作用。因为意义识记是基于理解的识记,所以理解是意义识记的前提,机械重复和大声朗读都是通过重复加强对事物的记忆,这两项是属于机械识记的前提。
19.选A
【解析】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任何一个人对某一项目的发明创造或革新,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在开始时总要受到某种类似的事物或模型的启发。例如,鲁班从丝茅草割破手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原型之所以有启发作用,是因为事物本身的特点与所创造的事物之间有相似之处。B选项属于功能固着现象,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C选项属于迁移现象。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平时所说的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D选项属于定势现象。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定势的影响下,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作出反应。定势对解决问题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20.选D
【解析】A.B两项是无意注意,D项是有意注意。
21.选B
【解析】情绪和情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们的区别 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其次,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较多的带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较多的带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再次,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情绪的特点是外显性,情境性和表浅性。
22.选A
【解析】常态分布也叫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概念。正态曲线呈钟型,两头低,中间高,左右对称。人群许多现象的分布都属于正态分布,人的智力在人群中呈现正态分布,智力水平在90-110之间的人占所有人的64%。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智商都是一般水平。而智商超过一百三十的只占人群的2.5%。同样智商低于60的也只占人群的2.5%。由此可见,智力超常的个体所占比率非常小。这就形成了人的智商分布的钟形曲线。两头低,中间高。
23.选C
【解析】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就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24.选B
【解析】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行为是其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强化”、“反馈”、“刺激”是行为主义学派的关键词。认知学派认为学习的基础是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学习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认知,这种认知的目的是赋予经验以意义。
25.选B
【解析】奥苏伯尔将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分为三个方面: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求,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即内部学习动机。相对于外部动机来说,内部动机更为稳定、可靠、持久。
26.选C
【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分类、数字处理、时间和空间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运用符号进行有逻辑的思考运动。因此,题目中的儿童能够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说明他的认知发展已达到具体运算阶段。
27.选B
【解析】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智”的各种官能分别进行训练实现的。他认为在学校教育中,传递知识远不如训练器官来得重要。所以形式训练说更注重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感官的训练。该题在解题中要根据对形式训练说的理解对题项进行分析,既然强调训练,内容就是次要的,过程才是核心。
28.选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29.选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 学生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30.选C
【解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要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二、多选题
1.选 AB
【解析】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选AC
【解析】解析:杜威和陶行知都提倡“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
3.AB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4. 选ABC
【解析】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5. 选ABCD
【解析】中小学招生实行“六公开”原则,即:公开招生政策、公开招生计划、公开招生范围、公开招生程序、公开录取方式,公开录取结果。所有要求公开的内容必须在当地的主流媒体、教育网站、学校公示栏等公布,自觉接受社会和学生的监督。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个特征,对创造性的测量也重在考查这些特征。
(1)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智力活动灵敏迅速、畅通少阻,能在较短时间内发表较多的观点,它是发散思维的量的指标。
(2)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灵活,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受功能固着、定势的约束。
(3)思维的独创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那种能力,此外,还有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我们的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
2.【参考答案】
(1)定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2)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ƒ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3.【参考答案】
(1)目的:发现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2)内容:涉及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知识,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方法:形式多样,笔试考试和实际操作测验相结合。
(4)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甚至不设总分而改为各项评定,而且必须遵守“不公布成绩和进行成绩排队。”的规定。
四、案例分析题
1. 【参考答案】
案例一中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二中,这位老师采取的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2. 【参考答案】
(1)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靠教师直接传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种学习方式无法发挥学生作为学习关系中的主体性地位的作用,无法开发学生潜质,不利于学生的心智成长。在新的学习理念指导下,教师不再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答案,而是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得出问题的答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2)体现了知识源的多元化。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和教材。在新课改理念下,学生的知识就不局限与教师和教材,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社会等各个途径获取。这次家庭作业的布置,要求学生自己动手从多个知识来源获得相关知识就突出了这点变化。
3. 【参考答案】
(1)千万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学困生”进行谴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学困生”遇到困难,一时无法解决,可能恐慌、自责,甚至有时产生自暴自弃心理。要主动安慰、关心和鼓励学生,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要细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为起点,不断激励。
(2)如果是学习不用功、不刻苦的类型,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思想教育,给他讲清任何成绩的取得必须靠艰苦的努力,并帮他进一步明确作息时间和学习时间的分配。
(3)如果是方法不正确,则需要帮助他纠正学习方法,和他一起分析,对成绩偏低学科多花费时间,多提问、多积累,及时纠正错误。
(4)如果是这段时间家庭出现了变故,如父母离异,家长关心不够等,应及时和家长联系,多给予孩子以关心,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和家长时刻在关注着他。
(5)抓反复,反复抓。“学困生”因外界因素干扰和心理情绪波动而出现反复时,不应心灰意冷,要及时找出“复病”原因。这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转化工作才能成效。
——相关阅读——
安徽华图教育微信号:anhuihuatu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1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1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2021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1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1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历年考情--2021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以上是2014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五)答案及解析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2014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五)答案及解析】来源于安徽人事考试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人事考试网为准!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