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当前位置:安徽人事考试网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考试题库 >

    阅读模式

    2014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二)答案及解析

    2014-06-25 10:26 安徽教师招考网 来源:安徽人事考试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安徽人事考试网考试动态信息:2014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二)答案及解析。更多关于教师招聘模拟题,教师招聘模拟题答案,安徽教师招聘,安徽人事考试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教师考试团(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2014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将于6月28日进行,考生们准备好了吗?为了助力考生积极备考,安徽人事考试网特为考生倾情呈现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卷二答案及解析,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2014安徽教师交流群:256699300。

      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卷二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选C

      【解析】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

      2.选B

      【解析】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就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出现。

      3.选B.

      【解析】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

      4.选C

      【解析】综合实践课程与其它学科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门基于经验,在经验中成长,为了经验的提升的一门课程。

      5.选D

      【解析】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他认为一个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都应包括这四项活动。

      6.选D

      【解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个特征

      7.选D

      【解析】现场教学是以现场为中心,以现场实物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8.选A

      【解析】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任何教学策略都是针对教学目标的每一具体要求而制订的,具有与之相对应的方法、技术和实施程序,它要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具体行动。这就要求教学策略必须是可操作的。没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是没有实际价值的。

      9.选A

      【解析】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

      10.选D

      【解析】所谓设计教学法,也叫单元教学法,就是设想、创设一种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计划去执行解决问题。

      11.选D

      【解析】略。

      12.选C

      【解析】略。

      13.选D

      【解析】复式教学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给一个年级讲课,让其他年级学生做作业或复习,并有计划地交替进行;同单式教学(即把同一年级的学生合成一班,在一个教室内由一位教师教学)相对。

      14.选D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15.选A

      【解析】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是目前世 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基本课程方式。

      16.选A

      【解析】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既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也是核心理念。

      17.选D

      【解析】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教师应该既当“经师”,又当“人师”(徐特立语)即教师应当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要严谨治学、一丝不苟;要热爱学生,对全体学生应一视同仁。

      18.选D

      【解析】掌握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来的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将学习内容分成小的单元,学生每次学习一个小的单元并参加单元考试,直到学生以80%—100%的掌握水平通过考试为止,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19.选C

      【解析】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来说可以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20.选C

      【解析】解释遗忘的理论比较著名的主要有四种。分别是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和提取失败说。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提取失败说认为遗忘之所以发生,不是因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消失了,而是因为编码不准确,失去了检索线索或线索错误。题干中的人名并没有被我们所遗忘,他仍然在我们的记忆系统中,之所以想不起来,是由于没有提取这个人名字的线索。如果有人这时提示他的姓,或者他做过的一些事情,马上就可以想出来他的名字。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舌尖现象”,它验证了遗忘的提取失败说。

      21.选B

      【解析】发散思维是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从多个角度回答”,能够找到多个解题角度,使得思维向不同方向扩散的思维属于发散思维。

      22.选A

      【解析】要使注意持久地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是很困难的。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

      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它使我们不能清晰地认识事物,所以我们必须和它作斗争。所以注意的分散是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品质。注意不稳定我们就说注意分散了。

      有同学可能还会错选注意的转移,注意转移与注意分散最重要的区分在于,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是在个体主导下进行的。而注意的分散是被动的,学生不想要注意的对象发生改变,但是不由自主分心了。

      23.选C

      【解析】动机斗争可分为四类:(1)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例如,高考填报志愿时,有的学生既想学文科也想学理科。(2)双避冲突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例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怕学习又怕受处分,这两者对他都是一种威胁,都想逃避,但他必须选择其一。(3)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例如,有些学生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4)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例如,大学生择业时多种选择的冲突,是这类冲突的典型实例。

      24.选C

      【解析】奥苏伯尔将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分为三个方面: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成就 看做赢得地位自尊心的根源,属于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指学生为了获得和保持长辈们(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与认可表现出来的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25.选B

      【解析】行动研究的提出者是勒温。

      26.选C

      【解析】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这一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

      27. 选C

      【解析】在解答本题时,会对考生形成干扰的就是A.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了三个强化,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是学习者因为表现出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得到的强化。如看到班级的其他同学学习成绩好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自己也好好学习。自我强化是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规则和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在题干中,“警示教育”是通过别人的事例来教育和告诫当前的听众,故而是替代强化。A.项看起来好像也对,但是“外部强化”在心理学中不算是专业术语,在选择题中如果出现这种选项,一般都不能选做正确答案。在这里,虽然警示也是来自外部的,但是相对来说,替代强化更准确。

      28.选B

      【解析】题干中的“有助于”是正确解题的题眼,表明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了促进作用,这是正迁移的定义。而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和阻碍。定势又叫心向,是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有促进和阻碍两种影响。因此本题选B。

      29.选C

      【解析】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变更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题干中教师运用变式向学生讲述了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30.选B

      【解析】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31.选D

      【解析】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主要采用了对偶故事法,科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主要是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

      32.选B

      【解析】问题行为是指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不能与人正常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33.选 B

      【解析】教育引领社会进步。《教育法》第四条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34.选B

      【解析】《教育法》第七十三条: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5.选D

      【解析】本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要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桑代克提出了三条主要的联结学习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给我们很多教育

      (1)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多尝试,从错误中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会更牢固。

      (2)在识记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得到消极的后果。

      (3)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

      (4)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

      2.【参考答案】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具体应用此方法时,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意见。

      3.【参考答案】(1)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

      知、情、意、行之间不可孤立或割裂来看,它们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可见个体品德的发展绝不是其中的某一个要素的发展,而是知、情、意、行的同时发展,缺乏任何一个要素的发展,品德发展都是不健全的。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一个人品德的发展是与其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种交互作用就是一种活动,个体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自己的品德。而且,品德的发展也必然是个体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结果。

      (3)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发展过程。

      学生现有的品德状况是学生接受外在道德要求的起点,个体能够接受外在的道德要求都与他现有的品德状况相关。而这种矛盾就是外在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道德水平的矛盾。通过品德结构内部心理矛盾的运动促使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自觉,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和矫正训练的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4.【参考答案】

      (1)学习时间管理:首先,统筹安排学习时间。其次,高效利用最佳时间。再次,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学习环境的设置:首先,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其次,要设计好学习空间。

      (3)学习努力和心境的管理。

      (4)学习工具的利用:要善于利用参考资料、工具书、图书馆、广播电视以及电脑与网络等。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善于利用老师的帮助以及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三、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该校所遵循的一些原则与提出的一些理念,如“以人为本”、“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等都是正确的,反映了现代教育的基本精神与价值追求。

      (2)该校所秉持的教育观----“教育即服务、学生即上帝”,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是错误的。“教育即服务”意指教育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但并不意味着把学生当成“上帝”。因为学生不仅是教育服务的对象,也是为这种服务所要求、所制约与改造的对象。

      (3)教育目的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强调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德与文化修养的统一,强调个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该校的上述做法有所偏颇,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2. 【参考答案】

      (1)教师要对学生多期望、多鼓励。10岁的小雷处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勤勉对自卑阶段,之前教师用骂那样的方式对待小雷会使其对学习丧失信心,没有解决好小雷这个阶段的所面对的冲突。而新老师更多的给予小雷的是微笑和赞许,因而促进了小雷的转变。

      (2)教师要保护问题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小雷在新教师的课堂做小动作后,新老师用“拍背”这样暗示的方式提醒小雷认真听讲,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保护了小雷的自尊心,使他被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产生刺激更高层次需要的产生。

      (3)当“问题学生”表现出进步之后,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扬的作用,及时强化。小雷没有做小动作,教师就用“微笑”这样的积极刺激强化了小雷良好行为频率的增加,这样逐渐帮助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让他爱上学习,自信心大增。

      (4)教师对学生要多宽容,要善于包容学生身上的缺点。小雷是发展中的人,犯错是在所难免的,作为教师应该对小雷这样的学生多宽容,并相信他能改正错误。

      ——相关阅读——

      2014安徽教师考试题解析

      2014安徽教师面试名单 面试时间

      2014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公告|职位表

      2014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考试题汇总

      2014安徽教师招聘面试培训辅导

    安徽华图教育微信号:anhuihuatu

      ——相关阅读——

      2014安徽教师考试题解析

      2014安徽教师面试名单 面试时间

      2014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公告|职位表

      2014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考试题汇总

      2014安徽教师招聘面试培训辅导

    安徽华图教育微信号:anhuihuatu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1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1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2021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1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1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历年考情--2021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以上是2014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二)答案及解析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2014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二)答案及解析】来源于安徽人事考试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人事考试网为准!

    (编辑:admin)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