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公务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网课图书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2014安徽公务员申论热点:"汉学"亟需现代化

    2014-01-23 13:24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安徽公务员考试QQ群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安徽公务员考试网考试动态信息:2014安徽公务员申论热点:"汉学"亟需现代化。更多关于申论备考,申论热点,安徽公务员,公务员考试,安徽公务员考试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公务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育(anhuihuatu)认证号和交流群(省考公务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https://ah.huatu.com/)消息,2014安徽公务员考试会在2014年3月份出公告,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考,安徽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整理发布2014安徽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和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14安徽省考备考交流群:141847278。 

      2014安徽公务员申论热点:“汉学”亟需现代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就广义而言,汉学不应该仅仅是对中国文字、文学和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华文明是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以国家实体形式延续下来的文明,因此,汉学是中国文化中治国理念、人伦价值、道德规范以及文明进程的载体。只有在广义定位的基础上,汉学才能真正发扬光大。从历史发展的大视觉看,作为汉学基础的中华文明的发展,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面临巨大挑战。时至今日,中华民族虽已重新屹立于现代世界,但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却并未消除,实际上变得更加严峻。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前所未有的民族存亡危机。这种危亡并不仅仅指疆土的沦陷,更意味着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消亡。此前,尽管中原大地屡遭外族入侵,但入侵者却无一例外地被中华民族所融合,成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其根本原因,是基于农耕经济之上的中华文明,比入侵者的文化更为先进。在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华文明也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充实。这是一个处于先进地位的中国文化“主动”融合其他文化的发展过程。

      鸦片战争以及西方列强的入侵,逆转了中华文明的“主动”融合进程。它所反映的,实际上是仍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中国文化面临以工业化为基础的、更先进的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这一次,侵入中国的“外族”不但不会融入中华民族,反而以其工业化的强势,在精神和文化上“西化”中国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危亡。为了救亡,中国人不得不从西方先进文化中寻求指导,从而开始了近代中国文化的“被动”融合过程。最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将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赶走列强,建立了人民共和国,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

      但是,激烈的新文化运动以及由其推动的革命运动,阻断了中国文化的正常发展进程。一方面,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使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能够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一方面,在文化上继续“被动”融合,不断地学习和汲取西方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发展模式以至组织方式,以此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毕竟,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引领中国以“革命” 的形式启动的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跨越式转变。在这一激烈、快速的转变过程中,中国文化发展严重滞后,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像西方文化那样去经历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现代化蜕变过程。因此,从整体上说,中国文化仍然滞留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之上。这是“汉学”研究日益趋窄的根本原因。

      发展到今天,“汉学”甚至被从“中国研究”中切割出来,成为在象牙塔中专门研究语言文字、文学戏曲等“传统文化”的“窄”学。汉学研究支离破碎,学者们基本上各自为战,鲜有协调与合作。“汉学家”一词在学术界成为专指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学的学者,而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的学者则不属于这一范畴。一些西方学者或者致力于汉学的人,也有意无意地想把汉学变成一种博物馆文化,使其成为停滞于农耕经济中依然“之乎者也”的孔孟之道。这就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越来越强大,“汉学”研究却越来越狭隘,“汉学家”的圈子越来越小。今天,国外许多研究当代中国的专家并不精通中文,也不认为自己有必要系统地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因为对他们来说,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从思想理论到教学研究,所使用的都是从西方文化搬来的话语体系。“汉学”(Sinology) 和 “中国学”(China Study) 之间语境和词汇的区隔,显示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社会的断裂。

      必须将今天“汉学”的研究和交流引领到新的历史时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经快速发展成一个世界性的现代化大国。“中国模式”的成功,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希望学习借鉴中国经验,即便是对中国持有疑惑甚至是“敌意”的人,也越来越认识到很难用西方的理论来真正地理解中国的发展,很难用西方的话语来恰当地讲述中国的故事。中国的迅速发展,使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在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与碰撞中,出现了从“被动”融合再次转向“主动” 融合的趋势,开始拥有了主动性。然而,与历史上汉唐等盛世不同的是,文化的建设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中国文化丰富的底蕴仍然基于农耕文明之上,因而与今天社会发展相匹配的话语体系十分薄弱。今天的“汉学”,从概念、语境以至教学研究,仍然停留在农耕经济为基础的语境之中。这不仅在客观上阻碍了外部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也使中国在对外讲解 “中国故事”时陷入语言困境。

      因此,推动汉学——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的进程刻不容缓。文化从来就不是静态的,是动态的,是在既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不断充实发展的。中国社会已经从农耕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表达其文明的文化也必须与时俱进。只有通过文化现代化,中国才能发展建立起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现代话语体系,从而真正地用自己的话语讲解自己的故事,诠释自己的价值和理念。只有完成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中国模式”才有自己的价值支撑;中国梦才有原生的文化底蕴;民族复兴才有稳固的、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文明基础。

      目前,中国在各国举办了多种促进文化交流传播的活动。在我看来,这些活动有两个普遍性问题。一是大多由政府推动。所谓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既定社会的整体文明,因此文化活动应该是社会导向的,需要加大民间力量的参与。二是还停留在文体娱乐的浅表层次。汉学还没有现代化,因而很难产生真正能够震撼心灵、获得认同的文化产品。

      上述问题所反映的,实际上是重大的战略发展问题。中国在物质上步入现代化社会越成功、时间越长,与之相匹配的精神文化上的建设就越是急迫。如果文化现代化长期缺位,终将被其他先进文化所同化。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有长远的战略统筹,切忌急功近利。政府应该把握大方向,以“务虚”的姿态加以引导,直接的推动或太过具体的政策和措施有时会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要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来推动。只有经历自己的文化现代化,民族复兴才有扎实的文明基础,才能具有真正的软实力。这是我的期望,也应该是所有中国文化学者的共同责任。

      ——相关阅读——

      【点击查询】2014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

      【职位表】2014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进入】2014安徽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考试题解析】2013安徽公务员考试考试题答案汇总

      【辅导课程】2014安徽公务员考试培训辅导课程

      【网校课程】2014安徽公务员考试网校视频课程

      【网报流程】华图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网上报名流程

      【辅导资料】2014安徽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独家内部教案)

    安徽华图教育微信号:anhuihuatu】

     

      ——相关阅读——

      【点击查询】2014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

      【职位表】2014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进入】2014安徽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考试题解析】2013安徽公务员考试考试题答案汇总

      【辅导课程】2014安徽公务员考试培训辅导课程

      【网校课程】2014安徽公务员考试网校视频课程

      【网报流程】华图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网上报名流程

      【辅导资料】2014安徽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独家内部教案)

    安徽华图教育微信号:anhuihuatu】

     

      ——推荐阅读——

      招录信息——2021安徽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查询|考试大纲

      考生通道——2021安徽公务员报名|准考证|历年试题|备考咨询

      教材资料——2021安徽公务员图书教材|时政热点|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1安徽公务员笔试课程|网校课程|直播讲座

      以上是2014安徽公务员申论热点:"汉学"亟需现代化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admin)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省公务员职位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0安徽省考30天陪考计划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题下载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